- +1
AI大模型掀起輸入法新戰(zhàn)事:訊飛搜狗百度微信跑步入場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小雷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的手機上,用的是什么輸入法?
小雷問了問身邊人,回答無非是:搜狗、訊飛、百度和近些年異軍突起的微信輸入法,大部分人到手都會安裝自己順手的輸入法,其中只有極少人會長期使用自帶輸入法。
接著就是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第三方輸入法?
其中大多數人都表示,iPhone的自帶輸入法看起來確實很清爽,但是用起來實在是太笨了,常用詞打不出、聯(lián)想詞匯也很差,至于安卓那邊,大部分國產手機甚至不會自帶谷歌原生輸入。
而第三方輸入法,不僅有大量本地詞匯庫下載,有歷史剪貼板隨時翻看,有更加靠譜的方言語音識別,甚至還可以一鍵發(fā)送電話、地址這種又臭又長的文字,真·用了回不去系列。

不僅如此,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AI大模型的快速普及,讓本來已經基本定型的輸入法行業(yè)舊貌換新顏,諸如AI問答、協(xié)助寫作、高情商聊天等一系列功能的陸續(xù)上線,也是實打實地讓輸入法變得更好用了。
那么,重點來了,哪一款第三方輸入法在AI方面做得更好,AI對輸入效果又有什么幫助,又能夠怎樣改變輸入法呢?
今天,小雷就帶大家體驗一下目前市面上四款主流的第三方輸入法。從大家比較關注的各項能力維度對它們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測評,再綜合小雷的使用體驗,最終排出「2024年度大模型輸入法榜單」。快來一睹為快!

用大模型賦能輸入
要說輸入法的核心能力,那一定是文字輸入。
而在結合大模型后,這些大模型輸入法里頭存在感最強的AI能力,自然也就變成了AI輸入。
類似的功能呢,基本上在大模型輸入法里頭點擊右上角的圖標就能看到,除了原來的“百變人設”,訊飛輸入法還更新了用上端側大模型技術的“聯(lián)想”和“預測”功能,搜狗輸入法有“幫寫”,百度有“超會寫”,功能上還是有些差別的。
至于微信輸入法,本身沒有幫寫功能,所以這一項測試就跳過。
這里我們先用兩個情景測試一下,一個是節(jié)假日和公關媒介進行寒暄,另一個是被動拒絕同事的拼飯邀請,所有測試均采用第一次生成的結果。
沒錯,這就是小雷在工作中最常見的兩種社交場景,就別問為啥沒有女友了。
先看訊飛的“聯(lián)想”和“預測”,當我向對方發(fā)出“冬至快樂”時,訊飛輸入法的輸入框就能自動聯(lián)想出“記得吃餃子”,也給出了“冬至快樂,愿闔家幸?!钡倪x項,點擊下去就能出來一句寒暄,不僅省下了輸入的時間,還能給我一些聊天靈感。

而搜狗和百度,目前都沒有這么無縫的AI輸入體驗。
再看看標準的AI幫寫功能,三者在輸入端輸入關鍵詞后,幫寫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除了體驗有些割裂,倒是都沒啥問題。
拒絕同事的拼飯邀請,使用幫寫功能生成的結果都有點僵硬。

反倒是訊飛這個自動聯(lián)想出來的Emoji+語氣詞連打,用在聊天里可能有點不禮貌,但是用在和同事對線上還是很到位的,真正算是把AI融入日常的聊天過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AI助手的情況下,訊飛輸入法可以在生成前調整對象,也可以對風格進行調整,選擇你的目標聊天對象或者是自己想要維持的人設。
而百度輸入法和搜狗輸入法,則可以在生成后對結果進行調整,把生成結果調整得更有梗,但是需要多消耗一次Token來生成。
提前選擇風格可以少生成一遍,而少生成一遍則意味著更低的消費。
作為一名媒體人,這朋友圈肯定是得發(fā)的,正好我最近去了個發(fā)布會活動,準備發(fā)朋友圈紀念,但又不想文案太單調,然后點擊右上角直接生成文案。
三款輸入法都會自動識別為朋友圈文案。

從生成結果來看,訊飛的內容契合度應該是最高的,搜狗不會插入emoji算是有點小遺憾,但三者的文案基本還是能讓人滿意的。
至于打工人每周都得寫的工作匯報看,這里小雷給出簡單的工作內容安排提示,讓AI來寫生成周報,以下是各家輸入法的結果。

其中百度輸入法應該是最好的,有工作安排和進展,也有下周工作計劃;訊飛和搜狗的結果也都有工作內容,搜狗的內容可以簡單調整,給周報打個底問題不大,而訊飛的生成內容在格式上就有點小問題。
誰的語音識別更準
突飛猛進的AI技術,帶來的不僅有幫寫功能,還有更加精準的語音輸入能力。
事實上,輸入法中的語音輸入可能是離我們最近、使用最頻繁的人工智能產品了,從只能在鍵盤上埋頭打字來發(fā)送消息,到現在只需要大聲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語句,這樣的變化看似不起眼,卻讓交流因此變得更加順暢。
正因如此,如何讓語音交互變得更準確成為目前大模型輸入法的一個核心議題。
前段時間,訊飛輸入法14.0接入訊飛星火語音大模型,實現了202種方言免切換語音輸入;百度輸入法也通過大模型賦能,實現了中英混合免切換、方言免切換的“AI語音輸入”。
這也讓人更加好奇,各廠商的語音識別率如今究竟會來到什么水平呢?
首先,我們采用來自正規(guī)新聞節(jié)目一分鐘普通話播報內容,對四款輸入法進行測試,并用WPS的文本校對功能來進行檢查。
結論,在字正腔圓的播音員面前,微信輸入法表現最好,訊飛輸入法表現次之,問題都是些無傷大雅的標點符號,而搜狗和百度輸入法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百度甚至會給出錄音太長的提醒并打斷。

然后,考慮到現在的主流輸入法,都開始支持方言識別了,那肯定得來一個普通話和方言混搭的測試環(huán)節(jié)。
只能說,雖然幾家廠商都有意無意地在宣傳這方面的能力,也都在設計里支持了粵語、英語和普通話混輸,但是除了微信和訊飛之外,剩下兩家輸出的文字內容基本可以說是天書。

綜合來看,在AI語音輸入這塊,訊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王者。
還有AI趣味功能
既然是大模型輸入法,顯然各家廠商的新增功能不會被拘束在單純的輸入上。
比如說,大模型支撐起來的關鍵詞功能。
實測,目前四大輸入法均支持關鍵詞與其他元素的聯(lián)動功能,例如輸入“笑死”會有相關的關鍵詞快捷入口,輸入某地天氣也會自動聯(lián)想并為用戶提供當地的天氣預報。

區(qū)別也是有的,微信輸入法在自家生態(tài)內與關鍵詞聯(lián)動很強;訊飛會把聯(lián)想到的隨機表情直接放在輸入框;百度不僅會提供表情包,同時也提供了根據關鍵詞AI制作表情包的能力;而搜狗的關鍵詞則可以打開搜狗搜索的網頁內容。
至于AI對話,除了訊飛外,其他三家輸入法也基本內建了。
微信輸入法候選欄就會有“問AI”的提示,可以問它們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是有點答非所問。

百度輸入法,打開右上角的圖標就使用“AI問問”功能,和微信輸入法類似。

在這之中,搜狗輸入法絕對是最夸張的,對話窗口與大模型App類似,下方還有智能體推薦,幾乎是把元寶App搬進了輸入法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AI與用戶的輸入更加契合,訊飛輸入法還上線了活力視界2.0,界面設計風格更清爽,還充分利用傳統(tǒng)的“工具欄”位置,在輸入框邊上增加了數張AI卡片,把二級菜單提升到一級菜單,方便用戶進行快速調用。

輸入法界面的重新設計,或許是未來輸入法提供輸入文字之外更廣泛能力必須走的一步。
訊飛輸入法,年度最佳大模型輸入法
首先,從輸入法的角度去看,訊飛輸入法無疑是四款產品中將AI和輸入功能結合得最好的。
不論是簡潔美觀、方便使用的活力視界2.0、結合上下文實現的“AI輸入增強”、多種人設加持的“百變人設”,還是準確度更高的語音輸入,訊飛都可以說是做到了讓輸入更準確、更高效、更懂用戶。
不難看出,訊飛輸入法的目的是在用大模型提高輸入效率的同時,維持更輕松的上手門檻,既不需要去學習什么提示詞,也不需要為端側大模型付費,訊飛可以自動適配不同人群、不同場景,避免用戶感到困惑或煩瑣。
喜歡豐富AI功能的用戶,可以關注一下百度輸入法和搜狗輸入法,其中搜狗輸入法應該是四款產品里最全面的,但是百度輸入法在更實用的AI搜索上有一定優(yōu)勢,綜合輸入體驗來說的話,二者的差距其實也就在伯仲之間。
至于微信這邊,目前搭載的AI功能并不多,只有一個深度融合輸入行為的AI搜索能力,不過加上「=」就能使用AI的想法確實不錯,而且它很簡潔,還擁有著出色的跨端粘貼能力,如果你日常只會進行社交媒體溝通,不需要幫寫功能,其實微信輸入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