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菊勇:如何預防乳腺癌
女性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其中乳腺癌作為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較高,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天,我們邀請到上海龍華醫(yī)院知名專家、同時也是上海徐浦中醫(yī)醫(yī)院特聘專家王菊勇教授,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旨在提高大家對乳腺癌的認識,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一、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顧名思義,是起源于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在女性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約占總病例的99%,而男性患者則相對罕見,僅占1%。乳腺癌的可怕之處在于其高轉移性和復發(fā)性,癌細胞能夠通過淋巴系統(tǒng)或血液循環(huán)擴散至全身,特別是骨、肺、肝、腦等重要器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攀升,已躍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且發(fā)病年齡相較于西方國家更為年輕化,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王菊勇教授強調,從女性35歲開始進行乳腺癌篩查,通過“三早”策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來有效控制乳腺癌的蔓延。
二、乳腺癌的發(fā)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王菊勇教授指出,乳腺癌的發(fā)生并非無跡可尋,其發(fā)病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生殖與內分泌因素: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晚(>50-55歲)、行經時間長(>42年)、晚婚晚育、未哺乳或35歲以后生育等,均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此外,內源性雌激素水平高及外源性雌激素暴露(如濫用避孕藥、長期激素替代治療)也是重要誘因。
遺傳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特別是直系親屬中有患者,其患病風險顯著增加。
既往病史:曾患有乳腺良性疾病,如重度乳腺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頭溢血或溢液等,以及有胸部放療史的患者,也應高度警惕乳腺癌的發(fā)生。
生活方式與環(huán)境因素:肥胖、長期高脂肪飲食、酗酒、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大、長期熬夜及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三、乳腺癌的早期癥狀與篩查
早期乳腺癌的癥狀多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癥狀為主,由于表現(xiàn)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
四、如何預防乳腺癌?
針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王菊勇教授提出了以下幾點預防策略:
避免濫用激素:合理使用激素類藥物及保健品,避免長期大量攝入外源性雌激素。
優(yōu)化生育計劃:提倡適齡婚育、母乳喂養(yǎng),以調節(jié)體內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癌風險。
保持健康體重:通過合理飲食與規(guī)律運動控制體重,減少脂肪堆積,降低雌激素水平。
調節(jié)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
限制酒精攝入:減少或避免飲酒,以降低乳腺癌的復發(fā)風險。
均衡飲食:多吃新鮮果蔬,減少高脂、高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晚睡,維持良好的生物鐘。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乳腺檢查,特別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應重視乳腺癌的篩查與監(jiān)測。
通過王菊勇教授的詳細講解,我們對乳腺癌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認識。乳腺癌雖可怕,但并非不可戰(zhàn)勝。只要我們提高警惕,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定期進行篩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同時,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而言,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也是戰(zhàn)勝病魔的關鍵所在。讓我們攜手共筑健康防線,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