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濫用的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商家稱洗頭洗臉有奇效,多平臺售賣
宣稱洗頭、洗臉、澆花“三合一”的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粉末,竟還對去屑止癢、去黑頭閉口粉刺有“奇效”?
澎湃新聞(m.dbgt.com.cn)記者在社交平臺發(fā)現,不少網友分享使用阿莫西林、阿司匹林洗頭洗臉的經歷,試圖改善掉發(fā)嚴重、頭屑、頭油、頭癢、脂溢性皮炎等問題。
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分別以“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彈出大量宣稱此類功效的產品。多數大罐簡裝產品都標注其濃度“高達99%”,有的明確標注為“農業(yè)用”。不過,此類產品均未明確標注生產廠家和生產地址,均無質量合格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及相關備案信息。有的產品標簽上還印有食品生產許可“SC”標志。記者隨機搜索多款熱銷產品標簽底部的公司信息,均未查到任何工商資料。
多位專家科普指出,阿莫西林在體外不穩(wěn)定,遇水、遇酸、遇堿等發(fā)生分解產生的物質,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農業(yè)用阿司匹林雜質多,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嚴禁直接使用。

電商平臺上出售的罐裝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粉末
網銷產品查無生產企業(yè)信息
在多家電商平臺分別以“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出現不少宣稱可洗臉、洗頭的罐裝阿莫西林、阿司匹林粉末。標題寫有“洗頭、洗臉、澆花”等關鍵詞。產品頁面上詳細介紹,洗臉可祛痘粉刺、閉口痘印、黑頭痤瘡;洗頭可去屑止癢、去油除螨、增強發(fā)質等;澆花可促生長健壯。不少網店使用相同的封面圖。
這些“三合一”產品每罐多為500克,售價多從5元至8元不等。多數大罐簡裝產品都標注其濃度“高達99%”。標稱“純農業(yè)用”字樣的阿司匹林粉,500克售價約8元。
名為“金鑫的旺小店”,相關鏈接顯示已售超9000件,不少消費者在評論區(qū)曬單稱“洗了兩次就不脫發(fā)了,已經是第二次買了”、“洗頭洗澡和洗發(fā)水沐浴露混在一起,再加上硫磺鹽浴,殺細菌。洗后皮膚光潔。一點都不癢,之前在別的店買過,這家便宜點”、“發(fā)貨很快,期待使用效果”等。
記者挑選3家銷量排名較高的商品鏈接,以消費者身份咨詢去屑效果,客服分別回答:“可以去屑,起到輔助效果”、“敏感肌膚不要使用哦,洗完頭發(fā)再用護發(fā)素保養(yǎng)一下,洗完臉多補水,控油效果不錯,一個星期2次左右就可以”、“親,因人而異,再好的再貴的產品也不能保證百分百”。
記者注意到,絕大多數此類產品的標簽上,只簡單印有產品名、總量、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方法、作用和保存方法,未明確標注生產廠家和生產地址,僅在標簽底部打上“生物科技”相關公司名稱。同時,均無質量合格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及相關備案信息。
虛假標注食品專用標志
如上述已售超9000件的一款阿司匹林粉,標稱由“廢康辰有限公司”生產。天眼查上無法查到該公司相關信息。
澎湃新聞記者隨機查詢其他熱銷商品標簽上的公司名稱,如“風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也均未查到相關工商信息。對此,涉事店鋪“美媛護膚原料”客服回復稱,“我們是代理商,因為商品是分裝,是廠家直接出貨的,還沒上品牌。”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生產廠商是否注冊以及“美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否真實存在時,客服則稱,“我覺得就是洗頭洗臉的話沒必要問這么多”。而上述涉事店鋪“金鑫的旺小店”對此詢問均顯示已讀,但未回復。
有的“農業(yè)用”阿司匹林粉,產品標簽上還印有食品生產許可“SC”標志。
例如,一家名為“小饞貓食品配料”的店鋪,其阿司匹林粉的產品圖上便出現了“SC”標志,記者詢問客服,“有SC標志的產品是否可食用?”得到的回復是,“人不可食用”。記者進一步詢問為何印有此標志,客服回復:“這個可能是設計缺陷吧,這個是植物吃的?!?/p>
商品主圖、買家秀實拍圖上印有“SC”標志
這些店鋪對產品的使用劑量,說法不同。如“金鑫的旺小店”店鋪詳情頁詳細介紹稱,每次需往洗面奶或洗發(fā)水中加入3克阿司匹林粉末。另一家名為“七里香護膚店”的店鋪則介紹,洗臉洗頭只需各加1克左右。這些店鋪都會隨單贈送相應克量的量勺。
過量使用有何風險?“金鑫的旺小店”客服回復稱,“每次半勺或一勺即可,不建議加太多,產品控油效果很好,多了皮膚比較干燥”;“七里香護膚店”客服則回復,“多加一些也可以,不會有什么副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搜索發(fā)現,售賣此類罐裝粉末產品的店鋪,多為個體戶網店,店鋪聲明一欄寫有“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年交易額累計不超過10萬元),依法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字樣。還有少數店鋪名稱含“生物科技”字樣,但店內實際銷售的是自產農副產品。
專家: 嚴禁農業(yè)用產品直接用于人體,有危害
那么,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粉末是否可以用于去屑止癢?
2024年12月14日,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盧驍在其社交賬號上科普稱,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的皮膚病,是由于皮脂腺分泌油脂過多導致馬拉色菌大量繁殖破壞頭皮屏障引起的頭皮屑。用阿莫西林洗頭理論上是用抗菌藥物殺細菌,而馬拉色菌是一種真菌而非細菌,所以用阿莫西林洗頭“沒有效果”。盧驍強調,阿莫西林是一種處方藥,不管是內用還是外用,都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濫用抗生素,也會引起一些副作用或不好的反應。
“這類藥物在體外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025年4月18日,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藥學部主任張?zhí)m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阿莫西林是半合成的廣譜青霉素類抗菌藥,只有在體內才能發(fā)揮抗菌的作用。若在體外遇水、遇酸、遇堿等發(fā)生分解產生的物質,不僅不能發(fā)揮抗感染作用,而這些物質也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如2025年3月10日,就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其用阿莫西林洗頭致敏的經歷,稱使用第一天臉部出現紅癢癥狀,第二天過敏水腫。

一些罐裝阿司匹林粉末的買家評論
對于阿司匹林粉末的使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黃國鑫告訴澎湃新聞,不提倡使用此類產品洗頭洗臉,嚴禁農業(yè)用阿司匹林直接用于人體。
黃國鑫指出,一些消費者將醫(yī)用阿司匹林的核心成分“乙酰水楊酸”,誤認為是角質軟化劑 “水楊酸”。但這兩者在結構、用途等方面有明顯區(qū)別。有人認為,將阿司匹林溶于水就能分解為水楊酸。理論上,乙酰水楊酸與水楊酸是可以轉換,但是需要“催化條件”。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在純水中的水解程度很低,因為其水解需要酸性或堿性條件催化,單純溶解于水時,只有極少量會自發(fā)水解為水楊酸。常溫下,阿司匹林溶于水后,通過常規(guī)實驗(如顯色反應)難以檢測到水楊酸的生成。
“因此,阿司匹林單純溶于水時,轉化為水楊酸的量極少,可認為幾乎不水解。”黃國鑫說。
但為什么有些網友認為有效果?黃國鑫進一步表示,阿司匹林溶于水后,在皮膚表面的弱酸性環(huán)境(或汗液作用)下,可能緩慢水解為水楊酸和乙酸,但水楊酸的轉化量不大。另外,阿司匹林作為解熱鎮(zhèn)痛藥,可緩解輕度炎癥,對脂溢性皮炎、輕微痤瘡等皮膚問題,可能通過抗炎作用減輕紅腫,但效果弱于專門的外用藥物,“這些效果也是因人而異,并不提倡。”
對于農業(yè)用阿司匹林,黃國鑫強調,雖然其與醫(yī)用阿司匹林的核心成分都是乙酰水楊酸,但在純度、用途、劑型及安全性要求上有明顯區(qū)別。農業(yè)用阿司匹林含有較多雜質,部分產品會添加其他成分(如微量元素等,增強在植物上的附著或吸收效果),對純度要求遠低于醫(yī)用標準,安全性差。
若消費者濫用此類產品,過度剝脫角質可能會刺激皮膚、破壞皮膚屏障,或增加光敏性,尤其是高濃度(如直接用粉末或未稀釋溶液)產品,可能導致皮膚發(fā)紅、刺痛、脫皮,敏感肌或破損皮膚(如傷口、濕疹)反應更強烈,甚至引發(fā)紅斑、脫屑。
黃國鑫提醒,消費者切莫盲目相信偏方,如有相關癥狀困擾,要去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合理使用藥品。

不同網店標注的使用劑量不同
就前述網銷亂象,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分析認為,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guī)定》、《化妝品監(jiān)督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規(guī)定,化妝品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y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花卉用”“農業(yè)用”阿司匹林粉并非化妝品,卻宣稱具有去屑祛痘等化妝品功效,屬于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非食品類產品虛假標注SC標志的情況,違反了《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標識管理規(guī)定》等相關規(guī)定,屬于偽造、冒用許可證標記編號,構成標簽虛假內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