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漲知識|三伏天跑步,學會真正慢下來

三伏天已進入最后階段,但高溫卻持續(xù)不下。關(guān)于夏天如何進行戶外跑步,依舊值得討論。
高溫高濕度的戶外環(huán)境對于每一位跑者來說都是挑戰(zhàn),在這樣的休賽季如果想要健康地越跑越快,首先應該學會跑得慢。所謂的“慢下來跑步”,反而是夏季科學訓練與健康防護的核心原則。
但慢跑,僅僅是速度慢下來嗎?
在卡羅來納州的基礎(chǔ)鍛煉生理學家、美國體能協(xié)會認證跑步教練以及美國跑圈著名的力量與耐力訓練創(chuàng)始人希瑟·哈特(Heather Hart)看來,要學會慢跑,更像是一場心理博弈,“對新手而言,他們很難理解慢跑時對身體的好處?!?/p>
近日,美國跑步雜志《Runner’s World》就邀請包括希瑟·哈特在內(nèi)的多位生理學家和運動專家深入解析了慢跑的定義,以及慢跑對于跑者身體和精神上的諸多好處。

慢跑,慢的不該只是速度
在闡述慢跑的好處之前,有必要先說明一下所謂“慢跑”的定義。其實,慢跑是一個因人而異的狀態(tài),沒有一個絕對的配速標準。
希瑟·哈特教練在接受《Runner’s World》采訪時就解釋道:“從本質(zhì)上來說,慢跑是指你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70%或以下的任何跑步活動?!?/p>
換句話說,根據(jù)每個跑者的不同能力,其實慢跑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而且,要判斷自己的奔跑是否屬于輕松狀態(tài)的慢跑,不一定需要實時監(jiān)控心率。跑者也可以使用更為簡便的方法,通過感知勞累度(RPE)來調(diào)整自身感受,以此判斷何為“輕松”奔跑,何為“費力”奔跑。
哈特教練建議,跑者可以設(shè)想一個從0到10的等級,其中0表示不感到疲勞,10表示竭盡全力。輕松地慢跑,身體狀態(tài)應保持在4至6之間。
或者還有另一種方式來評判自己是不是在慢跑狀態(tài),那就是嘗試邊跑邊和身旁的人交談,如果能流暢交談而不太喘,那就是處于慢跑之中。
而對于那些能力比較強的跑者來說,哈特的經(jīng)驗法則是,當跑者在途中詢問自己“是否跑得太快”時,那么,他們實際上并沒有跑得太快,換句話說,慢跑的速度和強度通常應該低于跑者的預期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20多年里,日本一直流行一種“超慢跑”,從事了20年超慢跑研究的福岡大學運動科學教授田中宏曉表示,“超慢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如果這樣的表述還是太過于抽象,那么再換種說法——一般跑步時,中高強度的狀態(tài)下跑者的呼吸比較急促,而且想要說話時不是很輕松。而超慢跑則是,能保持面帶笑容地哼歌,甚至邊聊天邊跑步的速度。

慢跑的好處,比你想的要多
了解了什么才是慢跑之后,跑者應該要學會把慢跑加入自己的訓練課表。按照哈特教練的說法,想要能夠在比賽中擁有更好的狀態(tài),以及跑得更快,并不是單純靠跑量的積累或者速度訓練。
相反,慢跑反而可以讓跑者變得更快,“慢跑的好處絕不只是交叉訓練或者進行恢復這么簡單,想要跑得快,先要學會跑得慢?!?/p>
好處一:提升乳酸閾值,高溫下更抗“累”
邏輯上來說,要想跑得更快,就必須提速,然而花時間去慢跑實際上可能給身體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如提高身體的加速能力。
亞特蘭大跑步機構(gòu)的運動生理學家兼教練珍妮特·漢密爾頓解釋了其中的原因,慢跑能增加線粒體密度,線粒體是細胞中的微小細胞器,負責代謝乳酸,而乳酸是糖酵解(即把食物轉(zhuǎn)化為運動能量的過程)的副產(chǎn)品。
“運動時的疲勞感與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有關(guān),這就是所謂的乳酸閾值?!?珍妮特在接受《Runner’s World》采訪時表示,“當乳酸的產(chǎn)生量超過消耗量時,就會達到乳酸閾值?!?/p>
哈特解釋道,通過慢跑提高線粒體密度后,即便在高強度運動中,跑者的乳酸閾值也會隨之提升。比如原本跑者在5分30秒/公里的配速時就會達到乳酸閾值(進而疲勞力竭),而現(xiàn)在可能以5分鐘/公里的配速跑步堅持下來,那么跑者就能延遲疲勞的時間,“你可以跑得更快,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很快就沒力氣了?!?/p>
好處二:優(yōu)化能量代謝,降低“撞墻”風險
除了提高乳酸閾值,漢密爾頓教練還提到了另一個原理:雖然跑者在速度訓練中依賴快縮肌纖維,但它既能通過有氧方式利用能量,也能通過無氧方式供能。這意味著,跑者既可以通過高強度運動強化這類纖維,也能通過長時間的有氧慢跑達到鍛煉目的。
在長時間慢跑中,當慢肌纖維開始疲勞時,身體會調(diào)動一部分可轉(zhuǎn)化的快縮肌纖維來協(xié)助運動。堅持進行這樣的訓練,就能讓這些纖維更穩(wěn)定地參與發(fā)力,從而幫助跑者跑得更久,且不易感到疲勞。
線粒體在這一過程中也發(fā)揮著作用,因為除了分解乳酸外,它還能代謝脂肪。跑步時,身體主要依靠肌肉中的糖原(葡萄糖或糖分的儲存形式)來供能,但由于糖原的儲備量有限,這種供能方式在糖原耗盡后就難以為繼了。任何在長距離比賽中經(jīng)歷過“撞墻”的跑者都清楚,這種能量驟失的感覺有多糟糕。
不過,身體還有一種近乎無限的備用能量來源——肌內(nèi)甘油三酯,也就是脂肪。漢密爾頓(Janet Hamilton)解釋道,通過長時間輕松跑訓練肌肉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供能,能降低“撞墻”的可能性。長距離跑步中,身體先消耗糖原,后依賴脂肪供能。慢跑能訓練肌肉更高效地燃燒脂肪,減少對糖原的依賴。在三伏天,這種代謝能力的提升可降低因能量驟失導致的“撞墻”風險,尤其適合準備秋季馬拉松的跑者積累長距離耐力。
好處三:減少身體負荷,降低受傷風險
快跑比輕松跑給腳和小腿帶來的壓力更大。研究表明,保持較快配速與某些傷病風險升高存在關(guān)聯(lián),比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小腿拉傷。
正因如此,哈特建議,跑者可以堅持慢跑,這能讓跑者在增加每周總跑量占比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身體的壓力,從而降低整體受傷風險。最終,這能轉(zhuǎn)化為更好的運動表現(xiàn)。正如漢密爾頓所說:“在比賽中跑得更快的唯一途徑是訓練得當,而訓練得當?shù)奈ㄒ煌緩绞潜3纸】怠!?/p>
好處四:促進恢復,讓高強度訓練更有效
長時間保持高強度訓練容易導致累積性疲勞,最終影響跑者所有訓練的表現(xiàn),而慢跑是“主動恢復”的最佳方式。
跑者在訓練菜單中定期安排慢跑有助于促進恢復和保存體能,這樣當進行速度訓練時,跑者就能以高水平狀態(tài)投入并達到目標配速。
哈特強調(diào):“讓輕松的訓練保持輕松至關(guān)重要,這樣需要高強度訓練的日子才能真正達到高強度。” 此外,哈特還補充道,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高強度訓練帶來的身體適應并非發(fā)生在訓練過程中,而是出現(xiàn)在訓練后的恢復期。在高強度快跑之后進行輕松運動,能充分收獲這些訓練帶來的成效。
好處五:調(diào)整心態(tài),獲得更愉悅的跑步體驗
雖然說“跑步嗨”是不少人追求的終極狀態(tài),但不得不承認,大多數(shù)情況下,跑步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特別是對很多運動員來說,“速度訓練很艱難”。
漢密爾頓表示,高強度快跑不僅有可能讓人感到不適,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會給身體帶來相對更大的物理壓力。而物理壓力也會影響心理健康,“相比之下,慢跑是讓跑步成為壓力緩解劑而非壓力制造者的好方法”。
事實上,哈特發(fā)現(xiàn)低強度慢跑能提供一個放松的空間,讓跑者單純享受跑步本身,而不必擔心達到特定配速。
因此,定期在高強度跑步和慢跑之間切換,會促使跑者關(guān)注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與不同運動強度之間的關(guān)系。哈特表示,這種專注力能讓跑者了解在特定配速下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是否應該加速、減速或保持當前配速。
總體來說,慢跑不是妥協(xié),而是更智慧的訓練哲學。尤其在三伏天,慢下來不僅是對身體的保護,更是為了在下一個賽季到來時跑得更快、更穩(wěn)。畢竟,跑步的終極目標不是戰(zhàn)勝他人,而是與自己的身體和諧共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