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永信被查,中國佛教協(xié)會:沒有法外之人,勿越法律“紅線”
釋永信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chǎn),涉嫌刑事犯罪,嚴重違犯佛教戒律,給少林寺的管理和佛教領域正常秩序制造了混亂,對佛教健康傳承造成了障礙,給全國佛教界抹了黑。佛教教職人員,特別是佛教界代表人士,應當切實增強法治觀念,時時繃緊守法遵規(guī)這根弦,絕不能觸碰甚至逾越法律“紅線”。
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在規(guī)定了我國公民權利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稇椃ā返谖迨龡l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chǎn),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在我國,每一位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沒有法外之地、法外之教、法外之人。佛教教職人員首先是國家公民,出家為僧并沒有改變作為公民的基本身份,必須與其他公民一樣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不能因為信仰佛教,取得出家僧人的宗教身份,就不履行公民義務,不受法律約束。
守法是佛教信仰的內(nèi)在要求?!爸T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佛教的基本教義。違法犯罪,即是造作惡業(yè)。守法遵規(guī),也是行持善業(yè)。自覺遵守法律是佛教教義的根本要求。佛教戒律,尤其是菩薩戒明確規(guī)定受戒者不做國賊、不謗國主、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奉行佛教教義,遵守佛教戒律,就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知恩報恩,是佛教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國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佛教倡導教徒“上報四重恩”,其中之一就是報國家恩。在新時代,佛教徒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序良俗,尊重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為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建設發(fā)揮積極作用,是報國家恩的具體踐行和落實。
守法是嚴持戒律的應有之義。佛教是重視因果、強調(diào)自律的宗教。佛教戒律旨在幫助佛教徒防非止惡、廣行善法、利益眾生。佛教徒作為公民,除信仰生活外,還要參與社會生活,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在社會生活中,佛教徒必須維護法律尊嚴,遵守公序良俗,守護公平正義。法律中有規(guī)定而戒律中未涉及的規(guī)范和要求,佛教徒必須遵守法律?!段宸致伞酚涊d,佛陀曾對弟子開示:“雖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這稱為“隨方毗尼”。同時,佛教界應當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本著戒律精神、根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定內(nèi)部管理制度,作為戒律的補充、延伸和輔助,在戒律和法律之間發(fā)揮銜接作用,如古代漢傳佛教的叢林清規(guī)、當代佛教團體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等。佛教徒,尤其是肩負住持正法重任的出家僧人,既要守戒,更要守法,始終銘記教徒首先是公民,國法大于教規(guī)。佛教界代表人士,作為佛教界的中堅和骨干,更應按照“四條標準”和佛教教義教規(guī),作守法的模范、道德的榜樣、自律的表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