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0后”陸朝陽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曾被稱為“量子鬼才”
8月20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澎湃新聞(m.dbgt.com.cn)記者注意到,一度被譽為“量子鬼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陸朝陽,出現(xiàn)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之中。

陸朝陽
陸朝陽出生于1982年11月,在此次公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中,他也是第二年輕的。從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陸朝陽馬上回國,致力于發(fā)展和國家信息安全密切相關的量子信息技術,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2011年,他破格入選中組部首批國家“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計劃青年項目”,成為當時中科大最年輕的正教授。
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陸朝陽不斷開拓量子計算前沿和刷新光量子信息技術的高度,例如:實現(xiàn)了單光子多自由度和高維度的量子隱形傳態(tài),為復雜量子系統(tǒng)的完整態(tài)傳輸和高效量子網(wǎng)絡奠定了科學基礎;作為中國本土成果首次入選英國物理學會的“國際物理學年度十大突破”之榜首等。2016年,他被《自然》評為“中國科學之星”,被諾獎得主Zeilinger稱為“量子鬼才”。
2020年,他負責完成了“九章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研制國家重大任務,成功達到量子計算領域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里程碑,并演示了“九章”在圖論等問題上的實際應用。2021年,他和團隊再次構建了“九章二號”,突破了113個光子的操縱技術,2023年升級到255光子的“九章三號”。
就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發(fā)布前一周左右,陸朝陽參與的由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合肥實驗室上海基地)、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實現(xiàn)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與陣列規(guī)模無關的常數(shù)時間消耗,在60毫秒內(nèi)成功構建了多達2024個原子的無缺陷二維和三維原子陣列,刷新了中性原子體系無缺陷原子陣列規(guī)模的世界紀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