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文化講座|AI文明:人類價值的黃昏還是新黎明

北京|中國茶業(yè)風云錄——楊多杰《茶物語》新書分享
時間:8月29日(周五)19:00
地點:東城區(qū)板廠胡同12號卓爾書店
嘉賓:楊多杰(茶文化學者)、曾誠(生活書店總編輯)
茶物,既是中國茶產業(yè)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承載著茶莊經營智慧、名茶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信息,它們是中國茶業(yè)百年發(fā)展的重要物證。8月29日晚,我們邀請《茶物語:中國茶業(yè)風云錄》的作者、微信公號“多聊茶”創(chuàng)始人、茶文化學者楊多杰,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曾誠,以及生活書店新媒體營銷羅帆擔任特邀主持,共同聊聊茶物背后的故事,也為大家講述茶葉這個行業(yè)發(fā)展百年的風云故事。

北京|我不談舊戀愛,我創(chuàng)造新戀愛——《愛的失序》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9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qū)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劉詩予(媒體人、非虛構作者、播客主播)、吳呈杰(非虛構作者、導演、編?。?、余夢嬌(譯者、影展策劃)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夫婦烏爾里希·貝克與伊麗莎白·貝克-蓋恩斯海姆便犀利地在《愛的失序》一書中直指“愛無能”問題,分析1990年代的德國或歐美社會,現在讀起來,字字卻像是在描述當下的我們。但,這不是你的問題。《愛的失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切入點:它不再把戀愛危機歸咎于個體,而是放在現代社會的制度背景中考察,它更像是時代的寫照,是人們共同面對的處境。“我不談舊戀愛,我創(chuàng)造新戀愛?!?月29日晚,我們邀請了《除你武器》的兩位主播——劉詩予、吳呈杰,與譯者余夢嬌做客SKP,在這個七夕節(jié)不聊“完美愛情”,而是一起聊聊那些未被命名的可能:也許是新的戀愛方式,也許只是我們正在尋找的一種親密的自由。

北京|時代變局下的歐洲東方學
時間:8月30日(周六)9:00
地點:海淀區(qū)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201會議室
嘉賓:楊立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振華(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劉迎勝(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等
作為現代學科的歐洲東方學形成于18世紀以降三重相互交織的進程下:歐洲知識界的世俗化、歐洲列強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向亞洲的殖民擴張。近代歐洲東方學產出了大量重要的學術作品,其問題意識和知識體系至今仍影響著眾多國家的世界觀和自我認知。當下中國學界要建立關于亞洲歷史及其與中國關系的新敘事,無疑需要將其視為工業(yè)革命以降時代變局的一部分,從其生成和流變的歷史語境出發(fā)進行梳理和反思,探討其作為區(qū)域和人心秩序組成部分的意義。本次論壇擬邀請歷史學、語言學、文獻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以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的近代東方學為例,深入探討近代歐洲各國東方學的學術脈絡、重要學術作品和學術范式,期待以新視角從經典文獻中發(fā)掘新問題。

北京|工位之外,市井之間——王爍anusman創(chuàng)作漫談
時間:8月30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北路27號嘉銘中心A座B1中信書店
嘉賓:王爍(漫畫家、藝術家、漫畫研究者)、李烏鴉(讀書up主、播客主播)、萌美(播客主播)
這個夏天,漫畫家王爍(anusman),帶著全新短篇漫畫集《市井》回來了。在《市井》里,你會看到:發(fā)量告急的中年自嘲,與省錢為生的小算盤;被工作與學習追趕的疲憊,以及在胡同拐角悄悄喘氣;逛街時對路人的絮叨觀察,和數不盡的愛妻小事;把無奈畫成段子,把日常過成詩。工位之外,市井之間,我們想和你當面聊聊:睡覺這門“專業(yè)課”的基礎知識入門;脫發(fā)焦慮的民間舒緩手冊;城市漫游的私房指南;以及,我們如何在荒誕里保留體面,在普通里收集歡喜。

北京|世界贈予我的樂趣與溫情——《汪曾祺作品精選集》《遠方有人在歌唱》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4:30-16:30
地點:西城區(qū)西四南大街26號紅樓公共藏書樓
嘉賓:汪朗(散文作家、美食家)、朱良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季紅真(文學評論家、散文家、傳記文學作家)、老樹畫畫(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
世界贈予每個人的不盡相同,但總歸都是有喜有憂,分配給汪曾祺的困境與磨難一點也不少。他回贈的,則是充滿理解與溫情的文字以及伸紙畫下的“芳春”。汪曾祺在歷經生活的風霜后,依舊保持的“對生活誠摯的愛意與詩意的想象”,既讓他好奇,又讓他佩服,這也成為汪曾祺作文,老樹插畫的散文集《遠方有人在歌唱》的起點。8月30日下午,汪曾祺的長子汪朗、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朱良志、《汪曾祺全集》主編季紅真、畫家老樹與主持人趙健,做客紅樓公共藏書樓,暢聊汪曾祺的文心與畫意。

北京|女人書寫女人:埃萊娜·西蘇新書發(fā)布會(上)
時間:8月30日(周六)15:00-7:00
地點:海淀區(qū)復興路69號五棵松萬達廣場二層方所
嘉賓:閔雪飛(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歐洲語言文學系葡萄牙語專業(yè)副教授)、郁夢非(圖書編輯)、劉芊伶(設計師)、劉芊俐(設計師)、金子淇(圖書編輯)
她是邱妙津口中“我真正的師父和大天使”,是德里達口中“最偉大的作家”,是歐洲最早的幾個女性研究中心之一的創(chuàng)辦者,也是流亡阿爾及利亞的德國女人與被剝奪了法國國籍的男人的女兒。她是埃萊娜·西蘇,她說,“女人應該書寫女人,而男人應該書寫男人?!卑l(fā)表了這樣的女性寫作宣言的她,究竟寫著怎樣的小說、評論和散文呢?8月30日下午,我們邀請了李斯佩克朵作品的主要譯者閔雪飛教授, 《李斯佩克朵時刻》譯者郁夢非、設計師劉芊伶和劉芊俐、編輯金子淇做客方所,開啟第一場題為“女人書寫女人(上)”的新書發(fā)布活動,期待能從多個不同的面向,接近這個點滿了各種技能點的短發(fā)女人。

北京|文字為杖,探索意義的極限——《芬尼根的守靈夜》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8:30-20:30
地點:朝陽區(qū)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陸建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歐陽江河(詩人、批評家)、李敬澤(作家、評論家)、邱華棟(作家)、李暉(北京語言大學教師)、戴從容(南京大學全球人文研究院長聘教授)、袁楠(出版人)
1923年3月,當詹姆斯·喬伊斯開始《芬尼根的守靈夜》的寫作時,他大概不會想到,這部他人生中的最后作品會使他付出長達十七年的時間,窮盡他在文學上的所有奇想與才思。完成該書后,喬伊斯的人生也走向終場,但他心滿意足,說現在除了死之外便沒有什么事好做了。喬伊斯有理由感到心滿意足,因為他留給世人的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巨作。在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對文字和意義的復雜關系所做的探索中,人類歷史上極少有人能像喬伊斯在《芬尼根的守靈夜》中走得這么遠。8月30日,我們邀請到學者陸建德,詩人歐陽江河,作家、批評家李敬澤,作家邱華棟,學者李暉,《芬尼根的守靈夜》譯者戴從容,《芬尼根的守靈夜》策劃、出版人袁楠,讀書博主趙健,共談喬伊斯的探索腳步之遠。

北京|故宮院長帶你深度游故宮——《給孩子講講故宮》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4日(周日)14:00-15:30
地點: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北路27號嘉銘中心A座B1中信書店
主講人:李文儒(文化學者、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皇家建筑群。自1420年落成后,這里在500余年間一直是普通人難以踏足的皇家禁苑。1925年,伴隨著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昔日的禁苑開始對外開放,成為人人都可以參觀、學習的公共文化空間。如今,面對這個巨大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從怎樣的角度去觀看,才能真正了解故宮、不虛此行?本周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將攜其新書《給孩子講講故宮》光臨中信書店·三里屯店。他將用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孩子們揭開故宮這座古老宮殿的神秘面紗,為他們打開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扇門,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領略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北京|文化抗戰(zhàn)就不重要了嗎?——吳真新著《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zhàn)》分享會
時間:8月31日(周日)14:30
地點:朝陽區(qū)甜水園北里12號2幢越界朝陽里B座一層小眾書坊
嘉賓: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早(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zhàn)》既是一個人的抗戰(zhàn)史,也是一幅書生報國的文化群像。作者歷時十五年深入日本各藏書機構,挖掘眾多日方視角的新文獻,鉤沉鄭振鐸及“文獻保存同志會”諸同人與敵人爭奪典籍珍笈的危險處境和復雜局面,抉發(fā)中日學者懷揣各自心思爭奪古籍善本的歷史隱微。8月31日下午,在抗日戰(zhàn)爭迎來勝利80周年之際,歡迎讀者蒞臨現場,聽取文化學者吳真和楊早分享鄭振鐸先生的文化抗戰(zhàn)事跡。

北京|當世界裂變時,我們如何編織未來?——關于危機、教育與世界主義的新解答
時間:8月3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北路27號嘉銘中心A座B1中信書店
嘉賓:苗綠(全球化智庫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秘書長)、儲殷(經濟學家、國際問題學者)
當世界開始震蕩,既有秩序面臨危機,個人要如何重新找到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結,并編織人生的經緯?本周日,我們有幸邀請到深刻的觀察者與行動者——知名學者儲殷教授與全球化智庫(CCG)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苗綠博士做客中信書店·三里屯店,圍繞苗綠的新書《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展開一場深度對話。

北京|現代物理學是否揭示了世界的真相
時間:8月31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9號4幢2層風入松書店
嘉賓:苗千(記者)、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從古希臘先賢在數學中探尋宇宙秘密,到牛頓用三大定律 “解鎖” 自然規(guī)律;從 1905 年量子力學與相對論顛覆人類認知,到詹姆斯?韋布望遠鏡 “回望” 宇宙誕生時刻 —— 科學從未停止照亮人類前行的路。8月31日晚,《改變人類進程的科學理論》新書分享活動重磅開啟,我們特別邀請本書作者苗千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做客風入松書店,帶您走進波瀾壯闊的科學史長河。
上海|從《羽人》繪本說起:談新神話小說《新說山海經》的繪本創(chuàng)作藝術
時間:8月29日(周五)14:00
地點:普陀區(qū)銅川路1278號普陀區(qū)圖書館3樓學術報告廳1
主講人:張錦江(作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著名作家、華東師大教授張錦江深研、潛心創(chuàng)作中國新神話小說《新說山海經》巨著140萬字12長卷,業(yè)內贊譽為“中國新神話小說的奠基人”。本講座主要從《新說山海經》原著文本經過三度創(chuàng)作而誕生的繪本《羽人》說起,講述《新說山海經》五卷繪本《白鹿記》《黑森林》《金種子》《羽人》《青燕》在繪本創(chuàng)作藝術上的奧秘、探尋,形象、生動、深入地解析:一,故事情節(jié)的驚艷美;二,藝術畫面的形、氣、韻美;三,語言的詩意美;四,深邃的真理美;五,神的光質下的幻想美。

上海|AI的枷鎖,究竟困住了誰?
時間:8月29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qū)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嘉賓:張笑宇(華東師范大學世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孫哲(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社會學系副教授)
AI 正以顛覆認知的方式重塑世界——當它用幾乎可忽略的成本,完成人類需要多年教育才能勝任的工作,學歷、職位、經驗……這些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價值標簽,正在無聲地失效。眼下我們熱議的,大多仍是“如何應對”:工作被替代怎么辦?該學什么才不被淘汰?隱私如何保護?但學者張笑宇提醒我們,比起“怎么辦”,更關鍵的是“如何看”。8月29日晚,我們邀請到了華東師范大學世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第一屆亞洲圖書獎得主張笑宇,以及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社會學系副教授、社會工作MSW中心主任孫哲,一起聊聊AI和人類的未來。

上海|當乾隆遇見國之瑰寶 ——《千秋拾雅:乾隆“三?!薄八拿馈迸c“三友”》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0: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主講人:段勇(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乾隆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帝王之一,更稱得上是中國史上最狂熱的“帝王收藏家”。他留下的藝術收藏蔚為大觀,是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本周六上午,我們將邀請段勇教授為大家?guī)硪粓霎斍∮鲆妵鍖殹肚锸把牛呵 叭!薄八拿馈迸c“三友”》新書分享講座,深入解讀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他不僅是著名皇帝、雄才大略的軍事家、學養(yǎng)深厚的士人,同時也是勤奮而平庸的詩人、多元藝術家、孝子賢孫,甚至擁有“得道高僧”“暴君”“渣男”的一面。

上海|神話里的中國夢第七講:神農嘗草
時間:8月30日(周六)14: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主講人:田兆元(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
他嘗遍百草,只為救人于疾苦;他教民種谷,只為萬民得溫飽;他開創(chuàng)的時代,被孔子視為“大同社會”的理想原型——我們熟知的“神農嘗百草”,真的是一個簡單的藥神傳說嗎?在這一講中,我們將追溯這位中華民族始祖的神話源流,走近炎帝神農氏背后的文明起點。

上海|《演繹百花年代:香港電影表演文化(1978-1997)》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qū)漕溪北路158號徐家匯書院三樓報告廳
嘉賓:程亮(導演)、王培雷(影評人、編劇)
《演繹百花年代:香港電影表演文化(1978-1997)》將時間范圍限定在香港電影美學轉變開始的1978年及對于香港電影整體生態(tài)甚至香港本身來說意義重大的1997年,以電影表演為主要論述對象,試圖通過對其淵源、主要形態(tài)、身體話語、跨界實踐及與香港城市空間的關系等方面的剖析與解讀,來把握這一時期香港電影表演的大致風貌與美學內涵。8月30日下午,程亮導演與本書作者王培雷博士(獨孤島主)將蒞臨徐家匯書院,帶港片愛好者和讀者們共同回顧經典港片。

上海|“東坡之眼”是怎樣煉成的?——《龍圖》與《水圖》
時間:8月30日(周六)16:00-18:00
地點:黃浦區(qū)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金哲為(自由撰稿人)
我們所熟知的蘇軾,是文學家、書法家,但他留下的一段段論畫金句,也向我們展示了他極大的閱畫量和由此煉就的“識畫之眼”。本次活動中,金哲為將從《東坡之眼》的創(chuàng)作過程、蘇軾所見的藝術繪畫出發(fā),著重解讀蘇軾收藏的黃筌《龍》與蒲永昇《水圖》,與讀者共同代入“東坡之眼”,走進蘇軾的藝術繪畫世界。

上海|AI文明:人類價值的黃昏還是新黎明?
時間:8月3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長寧區(qū)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許紀霖(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張笑宇(科技史學者)、鄭詩亮(媒體人)
AI文明,究竟是人類價值的黃昏,還是嶄新的黎明?我們能否設想一種人機共生的“新文明范式”?面對AI的挑戰(zhàn),我們應該培育怎樣的“人文精神”來回應這個時代?8月31日,我們邀請《AI文明史·前史》作者張笑宇、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媒體人鄭詩亮,共同帶來一場深邃的思想遠征。

杭州|穆旦:玫瑰與鐵血的傳奇——《穆旦傳:新生的野力》新書分享交流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4:00
地點:西湖區(qū)體育場路533號彌陀寺公園·非遺館新廳
主講人:鄒漢明(作家、詩人)
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穆旦傳:新生的野力》不僅是對穆旦人生與創(chuàng)作的全面梳理,更是對這位中國現代詩歌巨匠的深情致敬。該書由作家、詩人鄒漢明歷時十七年精心撰寫而成。8月30日,在杭州彌陀寺公園非遺館新廳,我們邀請鄒漢明,帶領我們一起回顧這位詩人的從軍遠征之路。

成都|“東坡之眼”是怎樣煉成的?——走進蘇軾的繪畫與精神世界
時間:8月29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錦江區(qū)中紗帽街8號太古里負一層M68-70號方所
主講人:金哲為(自由撰稿人)
我們所熟知的蘇軾,是文學家、書法家,但他留下的一段段論畫金句,也向我們展示了他極大的閱畫量和由此煉就的“識畫之眼”。“東坡之眼”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呢?“吃畫人”金哲為新作《東坡之眼:蘇軾的藝術精神與繪畫世界》給出了我們答案。

成都|聊一聊川西高原的田野“故事”
時間:8月30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高新區(qū)天府大道北段2001號SKP購物中心二樓SKP RENDEZ-VOUS
嘉賓:石碩(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勵軒(四川大學教授)、王鑫源(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講師)
你是否向往川西,卻只見過它的風景?你是否好奇,真正的深度旅行,能碰撞出怎樣的故事?關于天全中醫(yī)院、打箭爐名字的由來,背后藏著怎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從“跑馬溜溜”的康定到“故事深厚”的打箭爐,從松格嘛呢石經城到天全中醫(yī)院,每一處地名都隱藏著一段民族交匯、文化融合的密碼。8月30日,我們邀請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石碩攜新作《守望傳統(tǒng)》,同四川大學教授、博導勵軒老師以及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講師王鑫源博士一道做客SKP。屆時,石碩教授將首次公開分享他多年深入川藏地區(qū)田野調查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現場還原川西高原田野里的煙火與史詩。

成都|愛欲的現代性:主題分享會
時間:8月31日(周日)14:30-16:30
地點:天府新區(qū)麓山大道二段18號麓鎮(zhèn)山頂廣場尋麓書館
主講人:汪民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如果說在前現代時期人類崇尚真理、勇于追求塵世之愛,那么在啟蒙運動之后,理性主義的大行其道——作為宰制歐洲思想界長達兩三百年的主體信仰,影響深遠。理性主義的興盛是以對情感的抑制為代價的,置身于現代生活中的我們也不免受到這一思潮的影響,具體表現為個體喪失主體性,被理性所束縛……本周日,在麓山館,汪民安老師通過分析現代生活中的愛欲,帶領我們反思甚或突破現代社會的技術理性限制,回歸主體性。

武漢|理解時間——《時間簡史》2025升級版分享會
時間:8月30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武昌區(qū)沙湖大道18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蘇德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石兢(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作為科學家,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提出了一種特定的量子引力理論設想,試圖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tǒng)一起來。作為哲學家,霍金在《時間簡史》里表達了他對現代哲學的強烈不滿。哲學家霍金想要重拾被 20世紀英語世界哲學所放棄的那些宏大主題,他想要給出一個萬物理論:從我們關于宇宙的圖像到時間和空間,從大爆炸到宇宙基本的力、基本的粒子和黑洞,從時間箭頭到宇宙的起源和命運,最后是物理學的統(tǒng)一。在這個意義上,包括《時間簡史》《大設計》等在內的霍金的科普著作,顯然是哲學著作,尤其是科學哲學和科學思想的著作。8月30日,武漢大學教授蘇德超與武漢大學教授石兢將做客SKP,共同探討如何理解時間,如何關心宇宙。

西安|夜市街、咖啡館、小吃店,以及所有角落的偶然相遇——《所有那些偶遇》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蓮湖區(qū)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yè)街區(qū)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主講人:胡成(自由撰稿人、攝影師)
8月31日下午,歡迎來到西安方所,聽作家、行旅者以及《所有那些偶遇》作者胡成,與讀者分享所有那些偶然的瞬間。
附:線上活動預告

《大同立教:康有為政教思想研究》——訪問張翔教授
時間:8月31日(周日)15:00
地點:北大文研院微信視頻號、嗶哩嗶哩、抖音
主講人:張翔(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晚清民初知識分子在大變局中探尋中國道路,開拓知識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重要部分。《大同立教:康有為政教思想研究》一書梳理和討論了康有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動定孔教為國教的政治行動,嘗試從康有為的思想和實踐一孔窺豹,思考中國思想及其承載者和創(chuàng)造者的歷史性大變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