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5人與環(huán)境攝影大賽來稿展示(第04期) | 曬曬我的寶藏家鄉(xiāng)

《冰泡傳奇》(組照6幅)| 孫鐵石(四平市)
家鄉(xiāng)是很多人都有的生命情結
它訴說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來處
也在每個個體身上留下獨一無二的特質
文學作品里,家鄉(xiāng)是寫不盡的命題
那么
當攝影遇上家鄉(xiāng)
會有多少種表達?
帶著這種疑問
2025第15屆人與環(huán)境攝影大賽
邀請朋友們
一起#曬曬我的寶藏家鄉(xiāng)#
征稿開啟以來
我們每周與朋友們
分享攝影人鏡頭下的家鄉(xiāng)
一起看看本周來稿
↓↓↓
征稿時間:「 2025.6.9-10.10」
來稿數(shù)據(jù):2025年7月1日至7月6日,共收到32座城市 61位作者631幅(組)投稿作品

Ps:
來稿作品,謝絕AI合成
每期【來稿展示】僅作分享
并不代表本屆大賽最終入選結果
01
自然之韻 靈動之美

《秘境高黎貢—冷杉》| 楊榮輝(保山市)

《五彩吉林 生態(tài)畫卷》| 孫鐵石(四平市)

《云涌天柱峰》組照 | 李智宏(池州市)

《高原精靈》| 李江(武威市)
雪域高原的生靈,讓阿里荒原永遠律動著生命的詩行。
藏野驢在羌塘的風中奔馳,踏起一片金色的塵煙;棕頭鷗掠過班公措的碧波,翅尖挑起碎銀般的浪花;而黑頸鶴——這高原上的隱士,正以一級保護動物的尊貴身份,在濕地間翩然起舞,長腿寫意地丈量著季節(jié)的輪回。
“牧人的馬匹靜立山崗,與野性生靈共享這片亙古荒原”——當藏野驢的剪影撞碎落日,當棕頭鷗的鳴叫喚醒冰河,當黑頸鶴在晨霧中舒展頸項,而牧人的駿馬只是沉默佇立,鬃毛飛揚如經幡飄動。阿里便不再是荒原,而是牧歌與野性共譜的永恒畫卷。
02
人文之美 煙火之馨

《下一盤再走》| 楊群 (上海)

《跪下的偉岸》| 桂毓偉(上海市)

《各美其美》| 洪德才(上海市)
攝于上海新天地太平湖。在自然與藝術的交界,一場驚艷混搭正在上演。人物、裝置與草木交織成藝術現(xiàn)場,金屬冷冽與花草溫柔激烈碰撞。銀、紅、粉三色交織,綻放時尚魅力,鏡面光影搖曳,賦予畫面靈動感。這里是“自然里的藝術打卡”勝地,穿搭與姿態(tài)皆是潮流密碼,紅裙粉衫與金屬裝置對話,定格藝術闖入自然的絢爛瞬間。

《戰(zhàn)高溫 保生產》| 李智宏(池州市)
03
發(fā)展之姿 活力之勢

《發(fā)展富硒經果》組圖6幅 | 崔曉英(池州市)

《編織美好生活》| 徐 旭(六安市)
攝于安徽省六安市 裕安區(qū)獨山鎮(zhèn)非遺竹編廠 產品出口國外,帶動周邊村民走上富裕路。

《綠野綺夢》 | 崔曉英(池州市)
04
他鄉(xiāng)之眼 暖心之遇

《歡樂滿山谷》 |周國英(上海市)
元霄期間黔東南六個村寨,舉辦“斗?!庇颜x賽紀實。

《鼓樂聲聲迎新年》| 周國英(上海市)
攝于蘇州觀前元旦迎新活動紀實

《淘海者》| 張 群 (焦作市)
攝于海南。趕海的女人。

《金色胡楊引客來》| 王宇飛(成都市)
攝于新疆尉犁縣葫蘆島景區(qū)。沙漠和湖水中的水胡楊,在金秋季節(jié)顯得格外美麗,吸引了眾多游客到此旅游觀光。胡楊樹樹齡480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