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母親病重,兒子擅自轉走母親存款,算遺產還是個人財產?

2025-09-08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一、案例背景

在很多中國家庭里,錢與親情交織在一起,往往成為最敏感的引爆點。鐘老太一生勤儉節(jié)約,積攢了40余萬元存款。晚年時,她突發(fā)急性腦梗,住院治療,逐漸失語,直到病故前幾乎無法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就在她臥病在床的那段日子里,兒子謝大哥取走了母親名下全部40余萬元定期存款。母親去世后,兩位妹妹在處理遺產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頓時憤怒又心寒——這筆錢是母親生前贈與?還是哥哥擅自轉移的遺產?

于是,兄妹間的矛盾徹底激化,訴訟也隨之而來。

二、法院判決

案件經廣州市海珠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法院認為:母親去世時未留下遺囑,存款依法應作為遺產由法定繼承人共同繼承。哥哥謝大哥雖然主張這是母親生前贈與,但并未能提供任何有效證據(jù)證明母親在失語、重病期間曾明確表示要把錢送給他。最終,法院判決:40余萬元應由三名子女均分,各繼承三分之一。

謝大哥不服,上訴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但二審法院維持原判,明確認定:謝大哥擅自支取存款的行為,不能否定這筆錢作為遺產的性質。

三、法律邏輯

在遺產糾紛案件中,如果有人主張“被繼承人生前已經贈與”,那么舉證責任在于主張方。換句話說,誰提出贈與,誰就要證明。光憑口頭聲稱,缺乏書面憑證或第三方見證,法院一般不會采信。

本案中,鐘老太已病重失語,無法正常表達意思。此時兒子取走母親全部存款,顯然不能推定為母親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證據(jù),就不能認定為贈與。最終,這筆錢仍被認定為遺產,由所有繼承人公平分割。

四、案例反思

很多家庭都會面臨類似的困境:老人重病在床,財產安排沒有提前說明,子女間互不信任,最終走向對簿公堂。其實,父母留下的不僅是財產,更是親情的紐帶。如果親情在金錢面前失守,繼承之爭就會成為撕裂家庭的導火索。在這個案件里,三兄妹本應在母親病故后互相扶持,處理后事。然而因為存款被擅自取走,姐妹覺得受了委屈,哥哥也覺得自己受到了指責,結果矛盾升級,最終不得不通過訴訟解決。可即便法院作出判決,親情的裂痕也很難再彌合。

五、律師提醒

1. 提前規(guī)劃,避免紛爭:老人年紀大了,應通過立遺囑、公證或遺產分配協(xié)議,明確財產歸屬,避免子女因“猜測意愿”而爭執(zhí)。

2.重大財產變動要留痕:子女代父母取款、轉賬,應留有書面委托或見證人,否則極易引發(fā)爭議。

3.繼承是權利,更是責任:子女繼承的不僅是父母的物質財富,更應繼承父母的為人處世之道。誠信、友愛、尊老愛幼,才是家庭長久和睦的根本。

這個案件提醒我們:親情比金錢更珍貴。父母辛苦一輩子攢下的存款,本是留給子女共同分享的安慰,卻因為溝通缺失、觀念偏差,變成了矛盾的導火索。

遺產繼承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是家庭倫理的考驗。愿更多家庭能提早規(guī)劃,坦誠溝通,把父母留下的財富與愛,一起守護好、傳承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