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帕金森患者總抑郁?情緒影響病情?別輕視
家里有帕金森患者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光手腳活動不那么靈便,情緒也容易低落:不愛說話、對以前喜歡的事提不起興趣,甚至總唉聲嘆氣。其實從中醫(yī)角度看,情緒和身體的狀態(tài)就像一對 “連體嬰”,互相影響。尤其是帕金森患者,更得重視 “身心同調(diào)”,中藥這類溫和的調(diào)理方式,配上日常的情緒養(yǎng)護,能讓身體和心情都舒服不少。

一、情緒不好,為啥會讓身體更費勁?
中醫(yī)里常說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意思是情緒就像身體里的 “晴雨表”,老不開心會讓身體的 “氣血” 運行變緩,就像堵車時車子走不動一樣。
對帕金森患者來說,本來身體就有點 “沉”—— 手腳發(fā)僵、動作慢,像背著小包袱。要是總抑郁、焦慮,就像給這包袱再加了重量:
情緒一低落,可能吃飯沒胃口,身體得不到足夠的 “養(yǎng)料”,更沒力氣;
晚上睡不好,白天更沒精神,手腳的僵硬感可能更明顯;
越覺得 “自己沒用”,越不想動,時間久了,身體的靈活性可能更差。
就像一位患帕金森的大爺,一開始只是手抖,后來因為總擔心給兒女添麻煩,變得不愛出門,沒過多久,走路都覺得腿沉得抬不起來。
二、“身心同調(diào)”,從這兩方面慢慢調(diào)理
中醫(yī)調(diào)理講究 “身體舒服了,心情才容易放寬;心情順了,身體恢復也更快”。這種湯藥是很多人在用的溫和調(diào)理方,它不是只盯著手腳的僵硬,而是幫著身體和情緒一起 “松綁”:
先幫身體 “活泛” 起來
方里的一些草本,比如當歸、白芍,能幫著理順身體里的 “氣血”,就像給堵住的河道清淤,讓氣血流動得順暢點。身體不那么 “沉” 了,手腳活動時能省點勁,人也會覺得輕松些。
再幫著 “順順心氣”
搭配的茯苓、遠志這些,有點像 “情緒調(diào)節(jié)劑”,能讓緊繃的神經(jīng)慢慢放松。就像給心里的 “疙瘩” 松松勁,晚上睡得香了,白天也不容易鉆牛角尖。
有位阿姨用中藥調(diào)理時,兒女每天陪她聊天、聽戲,沒過多久,她不僅手抖減輕了,臉上也有了笑容,主動提出要去公園散步了。

三、日常做好這幾件事,幫情緒和身體 “同進步”
給生活加點 “小樂趣”
哪怕只是每天曬 10 分鐘太陽、養(yǎng)盆好養(yǎng)活的花,或者聽段喜歡的戲曲,這些小事能讓注意力從 “身體不舒服” 上移開,心情慢慢亮起來。
吃點 “順氣又養(yǎng)身” 的食物
用山藥、蓮子熬粥,幫著養(yǎng)脾胃,胃口好了,人也有精神;
偶爾吃點陳皮泡水,理氣順氣,別讓 “悶氣” 堵在心里;
少吃太咸、太油的東西,避免身體 “負擔” 太重。
家人多給 “軟鼓勵”
別說 “你得振作點”,換成 “今天咱們慢慢走 5 步,比昨天多走 1 步啦”;少提 “你以前多能干”,多講 “現(xiàn)在這樣也挺好,咱們一起慢慢調(diào)理”。溫和的話語能讓患者覺得 “被理解”,情緒也會跟著放寬。
每天 “慢動一動”
坐在椅子上慢慢活動手腕、腳踝,或者跟著音樂輕輕晃一晃身體,不用追求 “練出效果”,重點是讓身體 “動起來”,氣血流動順暢了,心情也會跟著舒展。

其實對帕金森患者來說,“不跟自己較勁” 很重要。身體的僵硬可以靠中藥慢慢調(diào)理,情緒的低落能通過日常的小細節(jié)慢慢改善。記住,身體和心情就像兩兄弟,互相幫襯著,日子才能過得更舒服。如果情緒低落得厲害,別硬扛,和家人說說,或者找醫(yī)生聊聊,都是很好的辦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