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配料表更重要的表,九成的人卻從來不看
寫在前面:據(jù)我觀察,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兩種飲食健康觀念誤區(qū),一種是只要看到配料表中出現(xiàn)自己看不懂的化學名詞就莫名恐懼,我們上一篇文章 對“配料表干凈”的狂熱崇拜,是一場巨大的反智陷阱就是針對這類誤區(qū)而寫。另一種誤區(qū)則剛好反過來,就是對各種加工食品蠻不在乎,認為只要是能合法在超市銷售的食品,健康程度都差不多,愛吃就吃,完全不在乎有什么健康風險。今天這篇文章,就是針對這類誤區(qū)。
01 “天然”不重要,營養(yǎng)成分才是關鍵
有一類食品叫做“深加工食品”,通常指在原始農(nóng)產(chǎn)品或初級加工食品的基礎上,經(jīng)過多步驟、復雜工藝處理,改變了原料的結(jié)構(gòu)、營養(yǎng)成分和風味,最終得到形態(tài)與原料差別較大的食品。國際上有一個對食品加工程度的 NOVA 分類法,它把深加工食品稱為 Ultra-processed food, 簡稱為 UPF,有時也被翻譯為超加工食品,意思都差不多。
目前營養(yǎng)學界普遍認為,深加工食品攝入過多,與多種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風存在較大的相關性。

圖:生活中常見的深加工食品
很多人對添加劑的恐懼,本質(zhì)上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而像鹽、糖、脂肪等這些營養(yǎng)元素,因為太熟悉了,所以就很放心。其實,深加工食品之所以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真正的元兇恰恰是這些我們最熟悉也最放心的營養(yǎng)元素。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很多商家為了迎合“配料表干凈”的潮流,放棄使用高效安全的防腐劑,轉(zhuǎn)而用大量的鹽和糖來防腐。結(jié)果,你可能成功避開了那些名字嚇人的化學添加劑,卻一頭撞上了高鹽高糖帶來的,有確鑿證據(jù)的健康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和肥胖。
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有些是“深度加工”的典型,有些則看似“天然無害”實則暗藏殺機。
第一個例子:加工肉制品。
很多人愛吃的火腿、香腸、培根、腌肉等(誠實地說,我也愛吃)這些是深加工食品的“杰出”代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早已將加工肉制品列為 1 類致癌物,這意味著有“充分證據(jù)”表明它對人類有致癌性。舉個例子,街邊或者旅游景點經(jīng)常會看到的那種火山石烤腸就是典型,它一只的重量是 50到 70克。

圖源:網(wǎng)絡
說句實話,這種烤腸解饞又解餓,我出門在外,偶爾也會買著吃。但我們必須清楚,這玩意吃多了對健康真的不利,那么到底多少才算多?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 IARC 2015 年發(fā)表的一篇報告,每天(不是每次)食用 50 克這類加工肉制品,患結(jié)直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18%[1]。所以,出去旅游的時候偶爾來一根烤腸,問題不算大,我?guī)Ш⒆映鋈ヂ糜危麄冇袝r饞了想吃烤腸,我也會答應。但是,如果經(jīng)常拿這個經(jīng)常當菜來食用,那對健康一定是不利的。
而讓烤腸成為“健康殺手”的元兇,主要是在腌制、煙熏等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 N-亞硝基化合物和多環(huán)芳烴等物質(zhì),以及這類食品的高油、高鹽屬性。注意看下圖的【營養(yǎng)成分表】:

圖源:網(wǎng)絡
看,這款香腸所含的脂肪,每 100 克 NRV 高達 42%,若你吃兩根下去肯定不夠飽,但你當天其他的飯菜里就不能再有一丁點油水了,否則脂肪攝入就會超標。

圖源:網(wǎng)絡
而這是很多人經(jīng)常拿來充當泡面神器或夜宵充饑的火腿腸,能看到脂肪 NRV 不低的同時,鈉的 NRV 值更達到炸裂的 60%!這美味的火腿腸吃兩根下去意味著什么,我也就不用多說了。
第二個例子:100%純果汁。
這種食品非常具有迷惑性。配料表可能只有“水”和“某某濃縮汁”,看起來非常“干凈”,而且也足夠天然,尤其是街邊的鮮榨果汁。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確建議“不能用果汁代替鮮果”。為什么?因為:
1. 營養(yǎng)流失,糖分濃縮:榨汁過程會去除水果中絕大部分的膳食纖維和部分維生素,留下的幾乎全是糖。 2. 血糖飆升:沒有了纖維的“剎車”,果汁中的糖分會被身體像吸收可樂一樣迅速吸收,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長期會加重胰腺負擔,增加糖尿病風險。
3. 熱量易超標:喝一杯由三四個水果榨成的果汁很容易,但這會讓你在沒有飽腹感的情況下,不知不覺攝入遠超吃一個水果的熱量和糖分。

第三個例子:白米粥配咸菜。
這是一些人心中“清淡”、“養(yǎng)胃”的標配。但實際上,精白米熬成的粥,本質(zhì)上就是一碗濃糖水,是典型的高升糖指數(shù)(GI)食物[2],下肚后會導致血糖迅速飆升。而咸菜,更是腌制食品“藏鹽大戶”。這一餐,除了快速升高的血糖和超標的鈉,你幾乎得不到任何優(yōu)質(zhì)的營養(yǎng)。

你看,無論是深度加工的火腿,還是看似天然的純果汁和所謂清淡的白米粥,它們的共性問題,在【配料表】中往往無法充分暴露。要揭示真相,我們需要另一件更有力的武器。
02 為什么說【營養(yǎng)成分表】更重要?
如果說【配料表】回答的是“食物里面加了什么?”的問題,那么【營養(yǎng)成分表】回答的則是“食物中的營養(yǎng)元素含量”,以及“它對你的健康膳食意味著什么?”的問題,后者的信息含金量和重要性要高得多。
我買任何包裝食品,都有看一看“營養(yǎng)成分表”的習慣,我最關注的是下面這幾項:
鈉:主要來源是食物中添加的鹽。鈉攝入超標是高血壓的元兇之一?!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建議成人每日鈉的攝入量不超過 2 克,相當于 5 克食鹽。
碳水化合物:指糖、寡糖和多糖的總稱,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營養(yǎng)素。除了食物本身自帶的碳水化合物以外,我們?nèi)粘=佑|的食品、飲料中常包含大量的“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漿等。WHO 強烈建議將成人和兒童的添加糖(游離糖)攝入量降至總能量攝入的 10% 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降至 5% 以下[3]。
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過多攝入這兩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反式脂肪,可以說是“百害無一利”,應盡可能避免。
【營養(yǎng)成分表】中最重要的數(shù)值是 NRV。這個百分比數(shù)值非常有用,它的全稱是“營養(yǎng)素參考值百分比”,這是我國在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的強制國家標準,所有的包裝食品都必須標注。它的意思就是:該食品可以補充你全天某種營養(yǎng)素份額的百分之多少。
我想特別說明的是,這句話中的“補充”倆個字,也可以理解為“消耗”。因為現(xiàn)代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并不是營養(yǎng)不良,而是營養(yǎng)過剩。對于食品匱乏的地區(qū),NRV 值意味著需要按照攝入目標進行補充,但對于正在看文章的你來說,NRV 值就是對于可攝入量的消耗。
比如某款食品中,鈉的 NRV 值是“每 100 克 100%”,意思就是,吃 100 克這種食品,就已經(jīng)消耗掉你每日鈉攝入推薦量的 100%,再多吃就超標了,對健康不利。也有些食品標的是每份的 NRV 值,看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
不難發(fā)現(xiàn),當我們因為“【配料表】干凈”而感到放心的時候,【營養(yǎng)成分表】里卻暗藏著更大的健康風險。
我來舉例說明:
1 號食品,某知名品牌巧克力威化。如果只看配料表,上面寫著植物起酥油,麥芽糊精,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磷脂,碳酸氫鈉,聚甘油蓖麻醇酸酯,碳酸鈣),還有食用香精、無水奶油等等。很多追求配料表干凈的人,會覺得可怕,因此會嚴格地限制孩子食用。

圖源:網(wǎng)絡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營養(yǎng)成分表。它每份的重量是 10.1 克,每份中脂肪,碳水的 NRV 都沒有超過 6%,鈉的 NRV 更是不足 1%。這其實意味著吃個二、三根,對身體的負擔并不大,至于那一長串的食品添加劑,在這個食用量面前,根本無需擔心。當然我也必須指出,我舉這個例子并不是鼓勵孩子吃這種膨化食品,它們也屬于深加工食品,也不宜多吃。我只是想告訴您,不需要談巧克力威化而色變,這東西份量很輕,偶然吃幾份解解饞,對健康的危害極小。
2 號食品,某款主打“零添加”的辣條。它宣稱不含人工色素和防腐劑,甚至采用了許多商家樂于宣傳的“傳統(tǒng)手工古法”制作。翻看它的【配料表】也確實非?!案蓛簟?,只有小麥粉、大豆油、飲用水、食用鹽等常見材料。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就放下了警惕,覺得它至少要比巧克力威化餅干健康一些。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圖源:網(wǎng)絡
如果我們仔細看【營養(yǎng)成分表】,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事實:這款辣條每 100 克就含有高達 2160 毫克的鈉,NRV 值高達 108%!而一袋辣條是 200g,這意味著只要吃上半袋這種辣條,一整天的鈉指標就超標了。
相比之下,雖然巧克力威化餅干也不是什么健康食品,但偶爾吃兩根,至少不會讓某一項營養(yǎng)素指標瞬間“爆表”。這樣看來,那款配料表“干凈”的辣條,反倒成了一個更隱蔽的健康殺手。顯然,只有當我們學會讀懂【營養(yǎng)成分表】,才能真正認清它的真面目。
另外,由此我們還可以引申出一個關于反式脂肪的常見誤解。很多人看到【配料表】里有“起酥油”、或者“氫化植物油”等字眼,就立刻將其與有害的反式脂肪劃上等號。其實,這已經(jīng)是相當落后的認知了。事實上,隨著食品工業(yè)中氫化工藝的普遍提高,現(xiàn)在的許多氫化植物油已經(jīng)可以做到將反式脂肪的含量控制在 0,或者一個極低的水平。一些謠言傳播者,現(xiàn)在還拿“起酥油,氫化植物油等于反式脂肪”說事,就是故意誤導了。我國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當配方或生產(chǎn)過程中含有全氫化/部分氫化油脂時,反式脂肪含量應當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注。
03 控制食品風險,重在分清主次
上篇文章有人在留言中問:如果我們能保證在沒有食品添加劑的情況下,食品還很新鮮或者沒有腐壞,為什么不選擇這樣的呢?
首先,這樣一來,所有預包裝食品就基本與你無緣了。其次,即便你只食用新鮮的米面、肉類、果蔬,那油鹽醬醋總省不掉吧?所以調(diào)料中的食品添加劑依然無法排除。再次,如果所有的食物都選擇最新鮮的,您的錢包允許嗎?
因此,對于預包裝食品,我們的選擇邏輯應該是:到正規(guī)超市或網(wǎng)購平臺選擇正規(guī)商家的產(chǎn)品,不貪便宜去購買來源不明的食品,然后通過【營養(yǎng)成分表】來判斷它的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是否均衡。
至于【配料表】,除非有身體過敏或文化習俗、個人偏好上的禁忌,否則對普通人而言看配料表的意義真不大。甚至也有科普博主提出“非食品專業(yè)的人士就不要去看配料表了,否則有害無益”。雖然這話是有些極端的,但就當下的現(xiàn)實來看,并非全無道理?,F(xiàn)在許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風險最低的環(huán)節(jié),反而忽略了對健康影響更大的問題,這是本末倒置。這就好似有一個人說“我不買靠近小區(qū)門口的房子,因為容易吸到汽車尾氣,引起肺癌”。這觀點不算毫無道理,但如果說這話的人是一邊吸著煙一邊說,那就顯得有點搞笑了。
04 最后總結(jié)一下
1、對于日常膳食,多樣化搭配,多吃新鮮的?!吨袊用裆攀持改稀返暮诵脑瓌t就是“食物多樣,合理搭配”,鼓勵攝入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等,這些應是你餐盤里永遠的主角。
2、對于預包裝食品,學會看【營養(yǎng)成分表】。購買包裝食品時,請把注意力從【配料表】轉(zhuǎn)移到旁邊的【營養(yǎng)成分表】,重點關注鈉、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含量以及相應的 NRV 值,準確把握每日攝入的比例,如果某天偶爾多吃了,那么后面幾天就應該少吃。
3、把深加工食品當作“偶爾的放縱”。它們不是魔鬼,但絕對不應該成為你日常飲食的主體。解饞可以,但千萬別當成日常飯菜來吃。
歸根結(jié)底,對食品的追求,不應是反智、反工業(yè)的“純天然”崇拜,而應該是基于科學的理性選擇??炊疇I養(yǎng)成分,平衡膳食結(jié)構(gòu),這遠比盯著幾個化學名詞自己嚇自己要重要得多。
更多的飲食營養(yǎng)方面的技巧和建議,也被我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寫進了科普書《吃貨科學指南》里,歡迎訂閱音頻版,上下班路上也能聽。
PS:
我自己在燉雞湯或鴿子湯時,總愛放兩片火腿提鮮。我非常清楚,那兩片火腿是深加工的 1 類致癌物。甚至我也明白,那碗精心熬制的濃湯本身,也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無非是溶解了大量脂肪、嘌呤和鈉鹽的風味液體。然而,在享受美味與承擔健康風險之間如何權(quán)衡,是我自己可以做主的。
這正是我希望大家在看過本文后能理解的:不必陷入“XX從此就碰不得了”的極端思維。“某種食物被證實存在健康風險”是客觀斷言;“這種風險算不算高”是個人觀點;“是否愿意為了美味的體驗,而承擔該風險”這是個人偏好。
我們的初衷,是用通俗的語言呈現(xiàn)科學事實,協(xié)助您進行風險評估。只要是基于充分認知和理解所做出的選擇,都是值得尊重的個人自由。我們真正的敵人是生造的謠言,是刻意的誤導,是無端的焦慮,是崇古的臆想,是利用人們追求食品安全的樸素心情而制造的騙局。你是否同意呢?
參考資料:
[1]https://www.iarc.who.int/wp-content/uploads/2018/07/pr240_E.pdf
[2]https://glycemicindex.com/
[3]https://www.who.int/news/item/04-03-2015-who-calls-on-countries-to-reduce-sugars-intake-among-adults-and-children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