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周文化講座|當我們談論衰老時,我們在害怕什么?

天地無用/整理
2025-10-17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北京|古典世界的權(quán)力之境:被征服的文明與被模糊的女性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海淀區(qū)成府路28號五道口購物中心四層萬圣·優(yōu)盛閱讀空間

嘉賓:呂厚量(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崔麗娜(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羅馬對希臘的統(tǒng)治與男性對女性的支配,共享著類似的權(quán)力邏輯——既有赤裸裸的暴力壓制,也有精細的文化馴化;既有結(jié)構(gòu)性的不平等,也有日常性的協(xié)商與抵抗。本次活動將以《羅馬統(tǒng)治下的希臘》和《女神、娼妓、妻子與女奴》兩部新書為切入口,邀請古希臘羅馬史學者呂厚量教授、崔麗娜教授透視古典世界的權(quán)力之鏡,探討帝國與行省的角力與相持、社會對女性的規(guī)訓與利用,剖析宏觀的文明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與微觀的性別權(quán)力秩序。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古往今來,被征服的文明與被模糊的女性始終在尋找著表達自我、爭取空間的策略與方法。

北京|我所認識的辛波斯卡——《非比尋常:回憶辛波斯卡》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西城區(qū)廊房頭條13號院北京坊東區(qū)E11樓PAGEONE書店3F

嘉賓: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辛波斯卡基金會主席、翻譯、詩人、作家)、李怡楠(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語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尹萌美(播客主播)

當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意外降臨時,詩人辛波斯卡向來平靜的生活被驟然打破。年輕的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成為她的“第一秘書”,與她并肩直面從獲獎最初的繁忙,直至人生最終歸于遲來的安寧。2025年10月,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的《非比尋常:回憶辛波斯卡》出版。我們誠邀您參與新書首發(fā)活動,與本書作者、辛波斯卡基金會主席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語教研室主任、《希姆博爾斯卡信札》譯者李怡楠,及文化評論者、播客《立場不明》主播尹萌美一起,重新發(fā)現(xiàn)辛波斯卡的可愛與真性情,共同回溯她如何在巨大的諾獎喧囂中,始終堅持“成為一個普通人”。

北京|在神話與歷史之間——聊聊上古那些事兒:《上古迷思》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淀區(qū)復興路69號五棵松萬達廣場二層方所

嘉賓:夏維東(作家)、王強(出版人)

所有的故事必定有開頭,任何一個成熟的文明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世界從何而來?所以幾乎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國的創(chuàng)世神話是什么,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后來的歷史和神話又有什么關系?遙遠的上古,神話和歷史交織,迷霧一樣撲朔迷離?!渡瞎琶运肌穾臀覀兇蛲俗畛醯膬汕?,讓上古歷史不再遙遠和枯燥,上古歷史原來和漢唐明清歷史一樣精彩。10月18日下午,我們特別邀請了本書作者夏維東、出版人王強做客方所北京店,與大家一同走進《上古迷思》,領略上古歷史的豐富與精彩。

北京|直覺的陷阱:進化心理學如何消解當代迷思

時間: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北路27號嘉銘中心B1中信書店

嘉賓:帕斯卡爾·博耶(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亨利·盧斯講席教授)、嚴飛(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生活中,我們很少能意識到自己直覺判斷的錯誤,反倒任憑它們來主導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這些誤導性的直覺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又如何避免被其左右?10月18日,我們特邀進化心理學家帕斯卡爾·博耶,與清華大學嚴飛教授、人類學者許晶展開一場跨學科的思想對話。他們將融合進化心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等多個前沿領域的研究成果,為您揭示誤導性直覺背后的深層邏輯,帶來突破常規(guī)的啟發(fā)與答案。

北京|虛假與真實,自我與世界之間:《人性的深淵:吳謝宇案》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6:00-17:30

地點:朝陽區(qū)林翠路5號國家網(wǎng)球中心首創(chuàng)鉆石球場一層新聞廳

嘉賓:王楠(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吳琪(《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副主編)、王珊(《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筆)

吳謝宇案,是一樁引發(fā)全民持久追問的悲劇性案件。從案發(f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年的時間,但因其極端性與復雜性,觸動了關于家庭、教育、人性和法律多個維度的敏感神經(jīng),社會各界,無論是學術(shù)界、公共媒體、還是廣大讀者,都在持續(xù)追問和深入反思這起案件反映的深層次問題?!度诵缘纳顪Y:吳謝宇案》一書的出版更催生了一系列嚴肅、熱烈的討論熱潮,為公眾理解這一樁悲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深度入口。吳謝宇案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最隱秘的傷口。10月18日,我們邀請本書的作者、《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副主編吳琪、資深主筆王珊,與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楠從這本書出發(fā),聊聊為什么這樣的悲劇會發(fā)生?在法律的判決之外,我們的社會該怎樣理解這樣一樁案件?

北京|信箋里的愛情與時代——《紙上談愛》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qū)北苑路98號院1號樓DT51三樓RENDEZ-VOUS

嘉賓:張?。ㄖ袊嗣翊髮W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駱淑景(作家)、張沖波(作家)

1984年,駱淑景、張沖波兩位作者于河南盧氏縣“春萌詩社”因詩結(jié)緣;1985年,駱遠赴山西芮城縣求學求職,與張隔黃河相望,而張在1986年春天寄出的第一封信,成為兩人五年通信生涯的開端。上百封跨越黃河南北的“兩地書”,不僅完整見證了他們從朋友到知己、終成眷屬的愛情軌跡,更以“我住黃河頭,君住黃河尾”的浪漫底色,原汁原味呈現(xiàn)了那個文學繁榮、詩歌盛行的年代。10月18日,讓我們在作者的講述與《紙上談愛》的文字中,重拾“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浪漫,重新思考愛情該有的真誠與篤定。我們邀請到了本書作者駱淑景、張沖波,做客DT51,一起來聊聊20世紀80年代的“書信時代”,將這份寫在紙上、印在時代里的純粹愛情帶回家。

北京|阿拉伯經(jīng)典文學有點什么東西?——阿卜杜勒法塔赫·基利托作品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30-21:00

地點:朝陽區(qū)東壩鎮(zhèn)半截塔路53號郎園Station(北京紡織倉庫南門)D3-1座單向空間

嘉賓:薛慶國(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教授)、程小牧(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宗笑飛(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伊朗和阿拉伯國家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他們的文學有一種什么樣的傳統(tǒng)?在《我說所有語言,但以阿拉伯語》《阿拉伯人與敘事藝術(shù)》兩部作品中,基利托告訴我們哪些阿拉伯經(jīng)典與傳統(tǒng)?又在《告訴我這個夢》透露給我們一些什么樣的時代情緒與現(xiàn)實密碼呢?10月18日,著名阿拉伯文學學者、阿拉伯語翻譯家薛國慶教授,法語文學學者、知名翻譯家程小牧,阿拉伯語學者、《一千零一夜》研究員宗笑飛,將做客單向空間·朗園Station店,聊聊基利托究竟是一位什么樣的作家,他的這三部作品里又布下了哪些阿拉伯語傳統(tǒng)文學的線索,以及阿拉伯傳統(tǒng)文學中究竟有點什么?

北京|打開夏商之門——《上古迷思》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qū)光華路5號院1號樓二樓建投書局

嘉賓:夏維東(作家)、王強(出版人)

10月19日,我們邀請《上古迷思》作者夏維東和出版人王強一起做客建投書局,來談談那些藏在迷霧中的上古歷史。

北京|加速社會,如何Being,唯有Care——《難免痛苦,“待”著就好:一名新手心理醫(yī)生的笑淚照護手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東城區(qū)板廠胡同12號卓爾書店

嘉賓: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賴立里(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學院長聘副教授)、申璐(記者)

本次活動將邀請數(shù)字時代照護研究者胡泳、醫(yī)學人文學者賴立里、媒體人申璐三位不同領域的嘉賓,從菜鳥心理醫(yī)生真實的從業(yè)經(jīng)歷出發(fā),探討照護與“待”著的豐富光譜。讓我們暫別效率的追逐,一起思考如何在加速發(fā)展的社會,找回“待”著的勇氣,實踐真正有溫度的照護。

北京|跨國家族與民族救亡:北美司徒家族的歷史考察——《振振公族:近代北美司徒氏家族的傳奇故事》閱讀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6:00-18:00

地點:朝陽區(qū)東壩鎮(zhèn)半截塔路53號郎園Station(北京紡織倉庫南門)D3-1座單向空間

嘉賓:劉靜(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圖書館中文部主任)、殷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程鑫(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員)

《振振公族:近代北美司徒氏家族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線索,結(jié)合各家族譜,以司徒家族橫向帶出寶安鄭氏、新寧劉氏以及臺山雷氏等由廣東鄉(xiāng)村走向世界的家族,講述他們及其關系網(wǎng)中的人物經(jīng)歷,將幾代人對中國的教育、政治、外交、文化和經(jīng)濟的貢獻展現(xiàn)給讀者。10月19日,《振振公族》作者劉靜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殷強,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程鑫一起來到單向空間·郎園Station店,與朋友們一起聊聊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北京|三角、太極與全球《易》:從神秘圖像到跨語際詮釋

時間:10月22日(周三)10:00-11:30

地點:海淀區(qū)雙清路30號清華大學文科圖書館東南四層會議室

主講人:魏伶珈(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在早期清代的翻譯與詮釋實踐中,耶穌會索隱派發(fā)起了一場跨文化神學實驗。他們以《易》為核心,力圖證明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中隱含著基督啟示,并與歐洲的猶太卡巴拉傳統(tǒng)遙相呼應。耶穌會索隱派的演繹并非單純的文化移植,而是一場跨文化神秘建構(gòu)。他們以數(shù)字、符號與神話中的生物為橋梁,把中西思想傳統(tǒng)編織進同一幅宇宙圖卷,為《易》的全球傳播奠定早期基石,也為翻譯史與宗教史提供極具啟發(fā)性的范例。

上海|從幸存到反抗:愛德華·路易的文學與新生—— 愛德華·路易讀者見面會暨《和愛迪做個了斷》新書首發(fā)式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長寧區(qū)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愛德華·路易(作家)、趙一凡(譯者)、曹檸(播客主播)

2014年,20歲出頭的愛德華·路易發(fā)表首部作品《和愛迪做個了斷》,引起法國文壇關注。這部深具自傳色彩的首作,講述了他如何逃離原生家庭與所處社會的心路歷程。2025年10月,我們邀請愛德華·路易來華與中國讀者見面。首場讀者見面會將在10月17日晚上生新所蔦屋書店舉辦?;顒舆€邀請知名播客人曹檸、愛德華·路易作品的譯者趙一凡和編輯黃雅琴,一同與讀者朋友進入愛德華·路易的文學世界。

上海|安史之亂:歷史、宣傳與神話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qū)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嘉賓:張詩坪(書評人)、胡可奇(歷史寫作者)、陸大鵬(世界史研究者、譯者)

安史之亂持續(xù)八年之久,其間唐廷的不少決策,事后看來是極其致命的失誤。對此,唐玄宗、唐肅宗應該承擔多大責任?叛亂結(jié)束后,中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長達一個半世紀,這一歷史現(xiàn)象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層次的原因? 后世深入人心的歷史故事,以及歷史傳誦中流變成的大量神話與寓言,到底距離歷史現(xiàn)場有多遠?10月17日晚,《安史之亂:歷史、宣傳與神話》的兩位作者張詩坪、胡可奇,與著名作家劉勃,做客陸家嘴讀書會,帶領讀者打破臉譜化、模式化的歷史敘事,一起重返歷史現(xiàn)場,講述另一個錯綜復雜的安史之亂。

上海|該堅守什么:二十世紀知識人的命運與選擇——《妥協(xié)與對抗》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虹口區(qū)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許紀霖(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王升遠(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長聘教授)

當戰(zhàn)爭的硝煙散去,歷史的陰影是否依然籠罩著我們的今天?在時代的巨浪與喧囂中,個體如何守護思想的獨立與人格的尊嚴?這不僅是二十世紀知識人面臨的嚴峻拷問,也是當下我們每個人需要直面的現(xiàn)實議題。10月18日,我們邀請《妥協(xié)與對抗:日本知識人的戰(zhàn)時與戰(zhàn)敗》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王升遠教授,與華東師范大學許紀霖教授同席而坐,圍繞“該堅守什么——二十世紀知識人的命運與選擇”這一深刻主題,展開一場圍繞東亞知識人精神史、跨越具體個案與宏觀脈絡的巔峰對話。

上海|云游于七彩的語言/世界內(nèi)外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qū)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王宏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阿達馬·庫利巴利(作家)、菲利帕·卡埃塔諾·達席爾瓦·梅洛(記者、文學評論家)等

詩的精靈穿梭穿越于搖曳多姿的空間,眾多輕柔硬實、抑揚頓挫的語言,應和著繽紛絢爛的世界。風云變幻,人世滄桑,悲歡離合,萬千感觸積聚在心頭,訴諸于筆端。在或低沉或高亢的聲響的交織盤纏中,叩擊肺腑,撼動心靈,余音裊裊。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體悟,在同一片天空下匯聚融合。10月18日下午,本年度上海寫作計劃的8位外國作家將和復旦大學王宏圖教授在思南文學之家對談。

上海|當我們談論衰老時,我們在害怕什么?——西蒙娜·德·波伏瓦《老年》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研討室7-03

嘉賓:于是(作家、文學翻譯)、維舟(作家、書評人)

《老年》是波伏瓦并肩《第二性》的社會觀察和研究經(jīng)典,作者將視線投向“老年意味著什么”以及“老年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從歷史、文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生物學、醫(yī)學等角度探討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對老年的看法和觀點,指出關于老年的諸多“神話”或刻板印象由何而來。10月18日,上海圖書館邀請作家、書評人維舟,作家、翻譯家于是,以及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繆伶超一起,談談波伏瓦這部重要的社會觀察和研究經(jīng)典。

上海|《身體,再來》,找回身體敘事的主權(quán)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qū)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三樓外文科技期刊閱覽室

嘉賓:王侃瑜(作家、學者、編輯)、張怡微(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作家)、羅小茗(文化研究學者、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員)

《身體,再來》邀請來自中國和韓國的六位女性作家,就“身體”主題展開全新創(chuàng)作,暢想在未來世界,人類身體的多種可能性,共同發(fā)出屬于東亞女性的身體宣言。10月18日下午,“讀道”上圖新書分享會將為大家?guī)磉@本書。本書作者之一王侃瑜、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怡微和上海大學文化研究學者羅小茗將來到現(xiàn)場,帶領讀者一起感受這本圍繞“身體”主題創(chuàng)作的科幻合集。

上海|從《古文觀止》談古代作文寫作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黃浦區(qū)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4樓博雅苑

主講人:伋升彪(媒體人)

《古文觀止》究竟是怎樣的一部書?它對于文言文閱讀和寫作又有著怎樣的重要作用?10月,少兒國學課堂創(chuàng)始人伋升彪,將通過【誦讀經(jīng)典】《古文觀止》系列課帶領我們走近這部傳統(tǒng)文學的啟蒙讀物。18日,他將首先為大家解析《古文觀止》的閱讀技巧,以及如何通過這本書習得寫作技法。

上海|時代的回響:在歷史的鐘擺中尋找定見——《歷史的鐘擺》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qū)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李菁(媒體人)、王愷(作家、媒體?)

資深媒體人李菁新書《歷史的鐘擺》,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專著,而是一部以訪談為骨、以洞察為魂的“漢學思想實錄”。10月18日下午,我們誠邀李菁和資深媒體人王愷,帶領我們走進八位中外史學大家的思想世界,感受他們對歷史的熱愛與執(zhí)著,從而在歷史的鐘擺中,找到我們對當下與未來的啟示,在歷史的鐘擺中,尋找定見。

上海|東亞視野下的中世日本:從足利義滿說起——《皇帝與國王》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長寧區(qū)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康昊(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商兆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日本研究學者康昊的新書《皇帝與國王:足利義滿和他的時代》從日本史上飽受非議的將軍足利義滿的一生寫起,將中世日本的政治與外交放入東亞歷史的現(xiàn)場。10月18日晚,光啟書局邀請康昊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商兆琦在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一起探討足利義滿當政期間“東亞世界”內(nèi)部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貿(mào)易規(guī)則與秩序變遷,以及其對延續(xù)至今的東亞世界的深遠影響。

上海|地理志,編年史,風物記——夏商長篇小說《東岸紀事》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00

地點:黃浦區(qū)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夏商(作家)、鐘紅明(《收獲》雜志執(zhí)行主編)、吳娛玉(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文藝學教授)

2025年全新修訂版《東岸紀事》重磅歸來!這部被譽為“黃浦江東岸的清明上河圖”的長篇小說,自2012年首發(fā)于《收獲》長篇專號以來,便以其深沉的筆觸、宏闊的視野與獨特的語言,重新定義了上海書寫的版圖。10月18日,《東岸紀事》作者夏商、《收獲》雜志執(zhí)行主編鐘紅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吳娛玉以及海派文化自媒體博主簡昉將做客思南文學之家,邀請讀者走進《東岸紀事》的文學世界。

上海|橫看成嶺側(cè)看成峰——《歷史的鐘擺》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嘉賓:李菁(媒體人)、段志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

資深媒體人李菁的新書《歷史的鐘擺》,通過對費正清、傅高義、周錫瑞、伊沛霞、柯文、裴宜理、葛兆光、許倬云等8位中外學者的記錄與深度對話,向讀者介紹他們各自的中國認識,呈現(xiàn)一幅多維的中國史圖景。10月19日,我們邀請李菁與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段志強在上海圖書館東館,透過本書的多元視角,打破認知局限,看見更立體、更鮮活的中國歷史,解鎖“讀懂中國歷史”的全新方式。

上海|明朝那些事兒之王世貞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5:30

地點:閔行區(qū)蘭坪路158號大零號灣圖書館四樓藝苑雅閣

主講人:賈飛(南通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明代大地上,有一位集官場鋒芒與文壇霸氣于一身的傳奇人物——王世貞。他是“后七子”的領軍者,獨掌文壇二十載;敢與嚴嵩叫板、同張居正抗衡,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卻始終一身硬氣;更留下《金瓶梅》作者的千古謎案。10月19日,南通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賈飛將來到大零號灣圖書館,帶來“明朝那些事兒之王世貞”主題活動。賈老師將帶領讀者們通過解讀“文壇領袖”王世貞的多重身份,一同洞察明代的政治生態(tài)、領略文人風骨、感受社會文化風貌。

上海|AI時代,如何讓人相信科學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徐匯區(qū)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3樓外文科技期刊閱覽室

主講人:孫強(西安理工大學教師、人工智能學者)

為什么有的人一邊享受著科技紅利,一邊卻對科學心生懷疑?從朋友圈的養(yǎng)生謠言到網(wǎng)絡上的數(shù)據(jù)欺詐,從比特幣到人工智能——我們該如何辨別真假科學?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生活的數(shù)智時代,大眾對科學的信任中又存在著怎樣的潛在危機?該如何理性應對?10月19日,人工智能學者、“科普中國”專家孫強博士,將通過分享《不被信任的科學》一書,解構(gòu)大眾對科學信任感降低的三重奏,探索提升科學信任感的理念與實踐方法,追尋科學與人文演進的同源共流。

上海|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研討室7-03

嘉賓:諸葛沂(杭州師范大學教授)、趙松(作家、評論家)

諸葛沂老師所著的《尤利西斯的凝視: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是國內(nèi)少見的系統(tǒng)性介紹和研究安哲的著作,為影迷和讀者深入了解其人其影提供了難得的契機。10月19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將舉辦一場特別的交流活動,邀請諸葛沂和作家、評論家趙松,共同分享他們關于安哲的記憶、感受與體悟。

上海|道路之外,煙火之中——胡成的8年,21城,175個瞬間:《所有那些偶遇》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30-16:00

地點:虹口區(qū)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胡成(自由撰稿人、攝影師)、徐辰(自由撰稿人、譯者)

我們常常追問旅行的意義是奔赴名山大川、還是探訪歷史古跡?旅行作家胡成用他的8年,21城,175個角落給出了我們答案——它藏匿于所有那些偶遇的瞬間?!端心切┡加觥肥呛蓜?chuàng)作的一次微妙的變格——從蒼茫古道轉(zhuǎn)向市井街巷,從精神原鄉(xiāng)讓渡紅塵世慮,與生活的接觸面由曠野縮至方寸,記錄市井煙火中那些瞬息萬變的人生片段。10月19日,我們胡成與自由撰稿人徐辰圍繞“道路之外,煙火之中”這一主題,展開一場深度對談。

上海|“咱們什么時候能不卷?”——《我在古代當考生》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黃浦區(qū)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4樓博雅苑

嘉賓:陸蓓容(上海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副研究員)、可欣(圖書編輯)

無論是過去書生前赴后繼的科舉,還是如今令人壓力倍增的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似乎這么多年來,參加考試就是中國人的宿命。是直接躺平擺爛,還是支棱起來,加入內(nèi)卷的大軍?選擇總是個難題,但古人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有啟發(fā)的參照。陸蓓容老師在新作《我在古代當考生》中,就為大家講述了一段段古代考生的喜怒哀樂。如今的我們,也能在這些古代的學霸/學渣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便被困在制度之中,仍有精神突圍的可能。在10月19日的新書分享會中,陸蓓容將和讀者分享研究古代科舉文獻書畫的心得體會,帶領大家走進古代考生的生活世界。除了書中已經(jīng)舉出的有趣案例,在那些看似嚴肅的古籍里,還蘊藏著許多有待發(fā)掘的生動日常。本書編輯可欣也會和讀者分享做書過程中的趣事。

上海|當荷蘭語遇見中文,我們一起讀懂哲學——荷蘭作家戈爾·格羅特中國行

時間:10月22日(周三)19:00-20:30

地點:虹口區(qū)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戈爾·格羅特(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哲學人類學副教授)

10月4日至12日,荷蘭和比利時將迎來一年一度的荷蘭語周(Week van het Nederlands)。為慶祝這一時刻,值此荷蘭語周第二次在中國舉辦之際,荷蘭駐華使館特別邀請荷蘭作家、哲學家戈爾·格羅特(Ger Groot)教授來滬,在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大家見面交流。

廣州|出走的決心,寫作的決心——《林門鄭氏》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天河區(qū)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林雪虹(作家)、黎衡(詩人、寫作者、媒體人)

《林門鄭氏》是馬華文學新銳作家林雪虹的非虛構(gòu)作品。從外婆去世到母親患癌,步入中年的林雪虹被猝然推至死神面前。她用六年寫下《林門鄭氏》這部作品,以女兒的視角回溯母親鄭錦隱忍而頑強的一生。10月17日晚,林雪虹與詩人、寫作者、媒體人黎衡一同來到廣州方所,分享《林門鄭氏》,講述長達六年的創(chuàng)作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出走的決心”與“寫作的決心”。

廣州|用一句新的句子描摹月亮——漫畫家我是白《蛋夢見自己是塊石頭》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天河區(qū)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我是白(漫畫家)

我是白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漫畫家與插畫師。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單色的,極簡而專注,在單幀和多幀之間跳躍,能夠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輕松構(gòu)建敘事。在新作《蛋夢見自己是塊石頭》里,我是白挑戰(zhàn)了漫畫魔法的極限,試圖用最小型的兩格漫畫抓住那些頓悟的真相。如果只有兩個格子,如何能夠容納時間的流動?如何用最簡單的只言片語抓住那稍縱即逝的靈光?10月18日,我是白做客廣州方所帶來他的創(chuàng)作分享。

廣州|想成為一個普通人的辛波斯卡——《非比尋常:回憶辛波斯卡》新書分享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天河區(qū)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辛波斯卡基金會主席、翻譯、詩人、作家)、茅銀輝(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區(qū)域國別學院院長、教授)、黃禮孩(詩人、作家)

在《非比尋常:回憶辛波斯卡》一書中,魯西內(nèi)克以無人能及的在場視角,忠實記述了他和辛波斯卡共同工作十五年的點滴,見證她如何在諾獎的巨大喧囂之后,始終努力成為一個普通人,而不是一個 “名人”。10月19日,米哈烏·魯西內(nèi)克將攜新書,與本書譯者、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茅銀輝教授,及詩人、作家黃禮孩,一起來到廣州方所,與讀者朋友們講述那些曾陪伴辛波斯卡共度的時刻,以及理解她的思想、生活與詩歌的背景與溫度。

廣州|語言的無窮遠方

時間:10月19日(周日)20:00-22:00

地點:越秀區(qū)解放北路988號越秀公園花城里·陌上花開花城文學院二樓陌上禮堂

主講人:劉亮程(作家)

在劉亮程看來,寫作是在所有語言的盡頭,說出屬于自己的那句話。年輕時寫《一個人的村莊》,他自信而篤定,句句另開天地。多年之后,他依然相信:語言取決于寫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寫作不是模仿與重復,而是將事物、敘述與感受不斷推向盡頭,在說盡之處生出自己的表達。此次在花城文學院的講座《語言的無窮遠方》中,劉亮程將回望自己的寫作之路,分享他與語言相遇、角力,并一同抵達“無窮遠方”的旅程。

深圳|香港折疊:網(wǎng)絡技術(shù)時代的情感與欲望——邵棟《不上鎖的人》深圳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30

地點:福田區(qū)皇崗路5001號深業(yè)上城L3層?聯(lián)合書店

嘉賓:邵棟(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作家)、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10月18日,作家邵棟將做客深圳聯(lián)合書店,與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方可成一道,聊聊《不上鎖的人》中那些讓人念念不忘的故事,聊聊網(wǎng)絡技術(shù)時代人們的情感與欲望。

南京|夜市街、咖啡館、小吃店,以及《所有那些偶遇》——胡成新書讀者見面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胡成(自由撰稿人、攝影師)、晏藜(圖書編輯、寫作者)

作家胡成攜新作《所有那些偶遇》,完成了一次從歷史深描到現(xiàn)實速寫的轉(zhuǎn)身。8年,過世間——他從西北關隴,走向市井街頭,以行旅者的謙卑與敏銳,定格與陌生人的每一次交匯。他的文字,捕捉塵土中真實的生活片段,記錄偶遇中普通人具體而微的悲歡。10月18日,胡成將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本書編輯、青年作者晏藜一起聊聊如何捕捉和留存那些稍縱即逝的生活詩意。

南京|愛德華·路易對談魯敏:自白的勇氣,以文學破繭

時間: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愛德華·路易(作家)、魯敏(作家)

寫作,從一開始就是法國作家愛德華·路易的武器。寫作幫助他逃離了那個他必須逃離的世界,他延續(xù)并激進了由安妮·埃爾諾所開創(chuàng)的“私人敘事”傳統(tǒng)。10月19日,愛德華·路易將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同樣善于勘探人性幽微的中國作家魯敏,以及資深法語譯者黃葒,展開一場穿越語言與經(jīng)驗邊界的對談。

南京|自然不會虧負愛她的心靈——《林中足跡》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5:00

地點:鼓樓區(qū)中山北路346號老學堂創(chuàng)意園東區(qū)6棟樸閱書店·人文閱覽室

嘉賓:邱墨楠(科普作者、譯者、插畫師)、鄭南七白(插畫師、漫畫作者)

在蘇格蘭高地上,英國博物學家約翰·利斯特-凱常常追尋著那些不常見的野生動物的蹤跡,并以無限的耐心和細致入微的觀察?!读种凶阚E:森林與河岸的秘密生活》一書中,記錄下了一場場精彩的自然好戲。10月19日,本書譯者邱墨楠、本書封面插畫師鄭南七白、本書編輯許丹將做客樸閱書店,帶你翻開這本寫給鼬科動物的情書。

南京|攝影藝術(shù)與存在顯形——葉錦添《凝望》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9: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葉錦添(電影與舞臺美術(shù)指導、服裝設計師、視覺藝術(shù)家)、盧妮(南視覺當代藝術(shù)博物館館長)

從1986年參與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到2001年憑借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shù)指導”獎,葉錦添于一部部電影的美術(shù)與服裝設計里,淬煉著對視覺、敘事與文化的深刻理解。葉錦添的諸多頭銜與殊榮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攝影師的身份及在攝影領域的創(chuàng)作。在他的首部攝影隨筆集《凝望》中,攝影并非簡單的創(chuàng)作,而是一種“洞見”與“神圣的窺探”。10月19日,藝術(shù)家葉錦添與策展人盧妮將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我們一同凝望,那些被定格的存在瞬間。

杭州|為什么凱恩斯認為經(jīng)濟學是道德科學和邏輯學的一個分支?

時間:10月18日(周六)10:15-11:45

地點:西湖區(qū)之江路51號浙江大學之江校區(qū)鐘樓三樓報告廳

主講人:李井奎(浙江工商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1939年到1940年,著名經(jīng)濟學家、宏觀經(jīng)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對當時新興的計量經(jīng)濟學進行了猛烈的抨擊,這一抨擊主要集中在計量經(jīng)濟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簡·丁伯根為國際聯(lián)盟所做的商業(yè)周期研究上。凱恩斯認為,經(jīng)濟學是道德哲學和邏輯學的一個分支,是一種思維方式,他堅定地排斥計量經(jīng)濟學家把經(jīng)濟學變成一門偽科學的企圖。凱恩斯認為,經(jīng)濟學的進步幾乎完全在于模型選擇的逐步改進,而以庇古為代表的后來的古典學派,其所犯下的嚴重錯誤就是過度使用了一個過于簡單或過時的模型,而沒有看到改進模型所帶來的進步。在凱恩斯看來,經(jīng)濟學與典型的自然科學不同,因為它所應用的對象于許多方面在時間上并不是同質(zhì)的,模型的目的在于,把半長久或相對不變的因素與那些短暫或變動不居的因素分離開來,以便形成一套思考后者的邏輯方法,并理解它們在特定情況下產(chǎn)生的時間序列。

杭州|創(chuàng)造即奇遇——孔亞雷《奇遇夫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拱墅區(qū)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qū)單向空間1F

嘉賓:孔亞雷(作家、譯者)、惡鳥(聯(lián)邦走馬創(chuàng)始人)

歷時六年,作家孔亞雷在莫干山下完成了他的全新小說集《奇遇夫人》。在莫干山玩機車的聯(lián)邦走馬創(chuàng)始人惡鳥稱其復古而迷幻,敘事的閃爍風格正如這本書封面的質(zhì)感。10月18日,孔亞雷與惡鳥將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分享他們在莫干山的非常規(guī)生活,以及他們創(chuàng)造的奇遇時刻。

杭州|重讀馬歇爾,反思當代經(jīng)濟學——《雄鷹翱翔: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傳》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

地點:西湖區(qū)體育場路533號彌陀寺公園內(nèi)曉風·明遠BOOK

嘉賓:羅衛(wèi)東(浙江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張旭昆(浙江工商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浙江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寧波大學商學院教授)、程晨(浙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馬歇爾,作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經(jīng)典著作《經(jīng)濟學原理》中系統(tǒng)化了供求、彈性、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剩余等概念,奠定了新古典經(jīng)濟學的框架?!缎埴棸肯瑁喊柛ダ椎隆ゑR歇爾傳》不僅是一個經(jīng)濟學家的生平故事,更是一部經(jīng)濟學從哲學走向科學的知識史。10月19日,在曉風·明遠Book,羅衛(wèi)東、張旭昆、程晨(本書譯者)三位老師將和讀者一起分享《雄鷹翱翔: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傳》,重讀馬歇爾,反思當代經(jīng)濟學。

杭州|打撈歷史泥潭里的匿名傳奇——漓江文學獎得主劉楚昕《泥潭》新書分享

時間:10月20日(周一)19:30-21:00

地點:西湖區(qū)曙光路184號閱見西湖2F報告廳

主講人:劉楚昕(寫作者)

2025年,34歲的劉楚昕憑借長篇小說《泥潭》獲得第二屆漓江文學獎虛構(gòu)類獎。幾乎在一夜之間,這位“新人作家”被文學圈與讀者熱烈討論。但鮮有人知道,在這光亮到來之前,他經(jīng)歷了整整十年的退稿生涯。十年間,他在拒絕與沉默中寫下《泥潭》,一部關于困境與自我拯救的小說。在泥潭之下,是更深的時間與命運;在泥潭之上,是每一個仍然選擇書寫與思考的人。10月20日晚,讓我們在西湖邊,傾聽一個作家十年沉默后的發(fā)聲。

成都|每個歷史學家都有一個小說夢——《盲春秋》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00-21:30

地點:錦江區(qū)東玉龍街37號三樓半屋頂上的櫻園

嘉賓:何大草(小說家)、董曦陽(出版人)

小說家何大草的新作《盲春秋》,用極其細膩的筆觸,以明朝末代公主朱朱的視角和對世界的感觸講述她眼中發(fā)生的一切,借時間為橫軸的話,朱朱的人生在軸上跳躍,形成與母親、與父皇、與老劉公公等不同的故事區(qū)間。10月17日晚,何大草將攜新書《盲春秋》來到屋頂上的櫻園,與讀者分享白發(fā)公主口中的父皇崇禎,在虛構(gòu)與真實的罅隙中,觸摸歷史的體溫。

成都|傳奇與詩意——司馬遷筆下的眾生

時間:10月17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錦江區(qū)中紗帽街8號太古里負一層M68-70號方所

主講人:高盛元(作家)

一部《史記》寫三千年歷史,攬眾生相,雖然是史書,卻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司馬遷,其本人經(jīng)歷的傳奇性同樣不亞于他筆下的人物——他在人生的低谷期創(chuàng)作出流傳千古的《史記》。閱讀《史記》給人帶來的快感,不亞于小說。司馬遷到底是如何將故事與人寫得如此深入人心?10月17日晚,年輕人喜愛的古典文學解讀人高盛元將攜帶新書《現(xiàn)場:細讀<史記>》做客方所成都店,帶大家領略《史記》中的傳奇與詩意。

成都|故事的邊境,或邊境的故事——徐則臣《域外故事集》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3:00-13:50

地點:高新區(qū)世紀城路198號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1號活動區(qū)

嘉賓:徐則臣(作家)、劉亮程(作家)

徐則臣的《域外故事集》,撕開了不同文明相遇時那些看不見的褶皺和孤獨。十則橫跨九國的故事,情節(jié)帶著《聊齋》般的詭譎與拉美式的荒誕,卻無比真實地戳中我們共通的軟肋——身份的焦慮、溝通的無力、鄉(xiāng)愁的綿長。10月18日下午,徐則臣將與作家劉亮程相聚天府書展,以“故事的邊境,或邊境的故事”為題,開啟一場關于邊境故事的對話。

成都|宋代的四川為何謠言滿天飛——《如臨大敵》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30

地點:青羊區(qū)窄巷子30號三聯(lián)韜奮書店

嘉賓:黃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吳華(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謠言,是歷史的另一種真相。它不僅是流言蜚語,更是未被書寫的社會情緒、未被聽見的民間聲音。2025年6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黃博推出新作《如臨大敵:謠言恐慌與大宋王朝1054》,以一場發(fā)生在北宋中期的謠言危機為切口,帶領讀者穿越回1054年的四川,走進一場由“聽說”引發(fā)的歷史風暴。10月18日下午,讓我們與《如臨大敵》一起,回到1054年的四川,聽見那些被正史遺忘的聲音。

成都|從少年天子到孤傲失敗者——《盲春秋》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30

地點:武侯區(qū)益州大道1999號銀泰城購物中心L4層軒客會

嘉賓:何大草(小說家)、長社(普通讀者)

10月18日,小說家何大草將攜新書《盲春秋》做客軒客會書店,與讀者長社對談,聊聊這本新作。

成都|一個人的村莊,每個人的長命:劉亮程《長命》讀者見面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5:00-15:50

地點:高新區(qū)世紀城路198號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主展場1號活動區(qū)

主講人:劉亮程(作家)

許多人曾在《一個人的村莊》中,記住那個扛著鐵鍬、在曠野里閑逛的人,也記住那片土地上日出日落。在劉亮程新作《長命》中,這份生命的厚度被延伸至每一個人,每一個家族、每一代人。我們在祖先與子孫之間,被時間延續(xù)成“長命”,上下皆是生命生長的路,這是生命永遠的路。

成都|職校生,是一種社會處境——“第一人稱”書系《我是職校生》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金牛區(qū)馬鞍街45號晚讀書店

嘉賓:陸千一(寫作者)、梁自存(HOPE學堂發(fā)起人)

《我是職校生》是一部教育主題的紀實性自述文集,呈現(xiàn)了我國西北地區(qū)一所大專職業(yè)院校師生多樣的人生故事。10月18日晚,作者陸千一將與嘉賓梁自存一起做客晚讀書店,分享這本新書。

成都|將生活淬煉成傳奇——劉楚昕《泥潭》圖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0:30

地點:武侯區(qū)府城大道中段88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一樓階梯劇場

主講人:劉楚昕(寫作者)

歷史書寫的權(quán)力究竟屬于誰?屬于紀念碑上的英雄史詩,還是泥潭中掙扎的無名者?10月19日,天府書展期間,我們邀請到第二屆漓江文學獎虛構(gòu)類獎得主劉楚昕,攜新書《泥潭》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分享《泥潭》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為我們揭示如何穿透宏大敘事的表層,抵達歷史泥潭的深處,傾聽那些無名者在精神跋涉中的回響。

成都|何以華夏:解碼中國人的文化源代碼——《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5:10

地點:武侯區(qū)府城大道中段88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一樓階梯劇場

嘉賓:劉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黎海超(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戴路(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以天道、治世、修身三大維度為經(jīng),天地、生生、陰陽、和合、天下、禮樂、家國、日新、天人、君子、信義、仁善12個角度為緯,織成豐盈的文化錦繡,既有囊括寰宇的格局,也含洞幽燭微的體察,呈現(xiàn)中華文化價值體系的脈絡肌理。10月19日,天府書展期間,我們邀請學者劉石、黎海超、戴路,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分享新書《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

成都|看見職校生:一個職校語文教師的實踐和寫作——“第一人稱”書系《我是職校生》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錦江區(qū)錦華路一段68號萬達廣場3層新華文軒書店

主講人:陸千一(寫作者)

《我是職校生》的作者陸千一曾在職高任語文教師兩年,10月19日,她將做客新華文軒錦華店,講述自己職校語文教師的實踐和這本新書的寫作。

成都|《大明神木記》中的歷史地理之謎

時間:10月19日(周日)14:30

地點:武侯區(qū)科華中路9號王府井百貨購物中心4層軒客會

嘉賓:龔靜染(作家)、李忠東(地質(zhì)專家、科普作家)、劉乾坤(作家、《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編輯)

《大明神木記》以明朝“神木”為軸,揭開一段被遺忘的史實:永樂年間,西南深山中的千年楠木被冠以“神”名,成為皇權(quán)象征。百萬巨木跨越險峰激流,北運千里,筑就紫禁城的輝煌,卻也耗盡國力、撕裂山川,埋下帝國衰落的伏筆。作者龔靜染深入四川山地實地考察,結(jié)合文獻與口述,還原真實歷史現(xiàn)場。10月19日,龔靜染將攜新書做客軒客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神木敘事”背后的權(quán)力、欲望與自然之殤,揭開明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隱秘線索。

成都|從茶館說起,成都的公共空間是如何形成的?

時間:10月19日(周日)19:00-21:00

地點:高新區(qū)盛華北路116號鐵像寺水街二期116號3棟104遠家·遠書房

嘉賓:王笛(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講席教授)、王牧之(一筑一事創(chuàng)始人)

一間茶館如何成為公共空間的起點?歷史學家王笛新書《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50-2000)》,恰好以微觀歷史的視角,把成都茶館從 “日常場所” 寫成了“公共空間演變的活標本”,讓我們看清:一間茶館里,藏著一座城市公共生活的樣本。10月19日晚,我們邀請本書作者、著名歷史學者王笛,與一筑一事創(chuàng)始人王牧之,圍繞“從茶館說起,公共空間是如何形成的”展開對談,結(jié)合書中細節(jié),聊聊茶館如何承載成都人的公共生活,也會探討當代城市里公共空間的營造邏輯,解鎖“從歷史看當下”的獨特視角。

成都|成都茶館的日常,探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王笛新作《茶館2》分享會

時間:10月20日(周一)14:00-14:50

地點:高新區(qū)世紀城路198號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②號活動區(qū)

嘉賓:王笛(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講席教授)、黃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茶館,是成都繞不開的文化符號——竹椅、蓋碗茶、龍門陣,這里的每一處煙火氣,都藏著城市的歷史。歷史學家王笛教授新書《茶館2》,以細膩的筆觸,將成都茶館從日??臻g升華為解讀歷史的窗口,帶讀者在茶桌間探尋歲月深處的故事。10月20日下午,在天府書展,本書作者、歷史學家王笛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黃博,圍繞“成都茶館的日常,探尋歷史的蛛絲馬跡”主題展開對談。兩位學者將結(jié)合《茶館2》的創(chuàng)作思路,拆解茶館背后的歷史,聊聊如何從微觀視角解讀城市文化,帶大家在茶香中,解鎖閱讀歷史的新方式。

成都|茶館沸處,通覽成都:作為城市的微觀日常與百年通覽——《茶館2》《成都通覽》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1日(周二)15:00-17:30

地點:錦江區(qū)菱窠西路9號東門市井·龍門陣劇場

嘉賓:王笛(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講席教授)、袁庭棟(巴蜀文化專家)、周東(電視臺主持人)

一盞蓋碗茶,沏開百年成都的市井煙火。從傅崇矩在《成都通覽》中細數(shù)清末街巷里454家茶館的喧囂日常,到王笛在《茶館》中描摹二十世紀下半葉茶客、堂倌、掏耳匠的鮮活面孔,成都的歷史從未局限于宏大的事件與建筑,而是藏在每一張茶桌的龍門陣里,每一把竹椅的吱呀聲中。本次對談,我們邀您一同坐進這座“微觀歷史的茶館”。我們將探討,如何從茶碗的方寸之間,品讀出社會轉(zhuǎn)型的脈絡、國家與社會的互動,以及成都人那份遇事不驚、從容不迫的生活哲學。在這里,歷史不再是遙遠的敘事,而是可觸可感的日常細節(jié)——是掏耳匠手中的清脆一響,是說書人醒木拍下的滿堂喝彩,也是茶客們擺不完的龍門陣里,藏著的最真實、最鮮活的成都靈魂。

長沙|漢朝人如何制衣?——《何以漢服》新書分享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點:芙蓉區(qū)韶山北路169號湖南圖書館閱覽樓一樓多媒體演示廳

主講人:左丘萌(學者)

煌煌漢服,熠熠生輝。馬王堆漢墓服飾是“漢服”這一概念的源頭。本期講座,青年學者左丘萌攜新作《何以漢服》蒞臨湘圖講壇。他將以馬王堆漢墓服飾實物為基礎,對照同時期同類實物及簡牘文書記載,具體分析各類服飾的制作方法,多角度展示馬王堆漢墓服飾的制作工藝細節(jié),探索制衣的巧技與用心,與讀者一起直觀感受漢代服飾之美。

西安|食與貨:全球史中的陜西及中國——《新食貨志:25種商品塑造的全球經(jīng)濟史》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點:碑林區(qū)長安北路261號SKP購物中心10樓活動區(qū)SKP RENDEZ-VOUS

嘉賓:杜君立(通識歷史寫作者)、呂立峰(寫作者、影評人)

通俗歷史作家杜君立一直致力于圍繞我們的日常生活寫作歷史,在《新食貨志》中,他講述了25種商品的歷史,通過對這25種商品背后的歷史細節(jié)的挖掘,為我們勾勒出了世界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基本脈絡。10月18日,我們邀請杜君立、自由寫作者呂立峰,一起聊聊這部“食貨”經(jīng)濟史,帶讀者朋友們感受歷史真實的生活氣息和酸甜苦辣。

附:線上活動預告

劉亮程×阿來:作家都是見過鬼的人 

時間:10月18日(周六)19:00

地點:抖音·阿來書房、抖音·劉亮程村莊

嘉賓:劉亮程(作家)、阿來(作家)

“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除了眼睛所見,還有一種看不見的生活。這些看不見、琢磨不透,又時常讓人為之恐懼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鬼’。”當《長命》中的少女魏姑,遇見《云中記》里的阿巴,劉亮程與阿來,兩位文學大家,將開啟一場關于“鬼故事”的巔峰對話。10月18日晚,抖音直播間,他們將分享作家如何成為現(xiàn)實的通靈者,在文字中構(gòu)建那個“看不見的世界”。

《本雅明傳》——訪問王璞

時間:10月19日(周日)15:00-16:30

地點:北大文研院微信視頻號、抖音、嗶哩嗶哩

主講人:王璞(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副教授)

《本雅明傳》是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傳記。兩位資深的本雅明研究者兼本雅明文集編者、英譯者艾蘭和詹寧斯,以900頁之巨的篇幅,全景地描繪了本雅明的一生,以及20世紀初那個從昨日世界走向兩次大戰(zhàn)間的恢弘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版圖。

    責任編輯:顧明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