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密閉式保護”反而會損毀古代壁畫?
當前國內壁畫保護中“為保護而封閉”的思路是否可行?如何在開放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更有效的保護?如何科學區(qū)分并管理不同類型的拍攝行為,以平衡保護與公眾需求?
由湖北美術學院、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的“2025晉南壁畫國際學術會議”第八場圓桌會議近日在山西舉行,北京大學教授李松發(fā)言時直指當前文物保護中的普遍困境,他以部分壁畫為例,剖析了“簡單粗暴”的封閉式保護所帶來的弊端,并援引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案例,強調保護的核心在于科學干預而非“一刀切”的隔絕。

北京法海寺大雄寶殿明代壁畫
北京大學教授李松現(xiàn)場談到,“簡單粗暴”的封閉式保護,如加裝密閉門、限制光線,不僅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觀賞體驗,更因阻斷了文物原有的空氣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導致窟內濕度失衡,反而加速了壁畫的褪色與損毀。
對此,李松系統(tǒng)性地提出了多項建議:一、技術升級:文物保護必須從“簡單記錄”轉向“動態(tài)干預”,亟需在重點殿宇內普及溫濕度監(jiān)測設備,并建立有效的應對機制。二、科學管理:應科學區(qū)分閃光燈與普通拍照,摒棄“一刀切”的禁止政策,通過引導與管理滿足公眾的記錄需求。三、構建“預展+數字開放”新模式:他強烈建議利用3D打印和數字技術,在博物館內設立“預展大廳”,讓游客在參觀實體文物前,能通過高精度復制品和多媒體交互方式預先了解壁畫內容與背景,從而提升觀展質量,并緩解實體文物的展陳壓力。他強調,這一模式必須有機嵌入整體觀展流線,成為必備環(huán)節(jié)。四、推動數字資源開放:李松教授進一步呼吁,敦煌、故宮等機構應將以全民稅收支持的文物高清數字資源向公眾開放。他指出,提供官方高清下載渠道,是從源頭減少觀眾盲目拍攝亂象的根本方法之一,文保單位的職責是“保護”而非“占有”,應以服務心態(tài)面對作為“主人”的公眾。

“2025晉南壁畫國際學術會議”第八場圓桌會議現(xiàn)場
針對李松教授的開放理念,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孟嗣徽從專業(yè)研究者的角度做了補充。她指出,“打卡式”拍照極易引發(fā)參觀秩序的混亂,溫濕度的劇烈波動是導致近二十年壁畫褪色嚴重的罪魁禍首。她強調,管理單位在“開放”與“控制”之間承受著巨大的現(xiàn)實壓力,亟需建立更高效、科學的觀眾引導與危機應對機制。學者研究和觀眾打卡要還是區(qū)別對待,要思考如何建立既能滿足文旅活動所帶來的大規(guī)模觀眾,也要盡可能保證學者的研究需求的機制。

榆林2號窟 金身水月觀音
會議現(xiàn)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建宇提出了兩點建議:“可以參照海外文化遺產的案例,建立博物館分散人流。在海外,古建筑與遺產保護有一種修建博物館的模式可以借鑒?!彼ㄗh建立專題博物館,系統(tǒng)性地展示殿內壁畫、道藏等文物,以此規(guī)避自然光線的影響,并能將晉南地區(qū)流失海外的珍貴壁畫進行集中呈現(xiàn),同時,他也認為,可以用好高清復制品(比如王巖松老師復制的壁畫,即所謂的“下真跡一等”,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真跡觀看體驗),讓愛好者既可以在光線條件更好的情況下觀賞、打卡,又不會對壁畫遺產帶來傷害。

“2025晉南壁畫國際學術會議”第八場圓桌會議現(xiàn)場
據悉,本場會議以“壁畫保護及資源活化”為核心議題,會議由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變化保護研究院主任馮燕主持,匯聚了北京大學博雅教授李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孟嗣徽、澳門城市大學教授葛思康、人民大學教授張建宇、湖北美術學院教授耿紀朋、左奇志等學者。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原政協(xié)主席李建民、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前院長席九龍、山西省洪洞縣文旅局段建風分別作了主題分享。

流失加拿大的平陽府壁畫《朝元圖》
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原政協(xié)主席李建民就出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珍藏的元代壁畫《朝元圖》的出處問題做了專題發(fā)言。他通過梳理史料記載,結合在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zhèn)西圪塔村的田野考察,實地走訪了村民回憶,提出了初步判斷:這幅流失海外的國寶級壁畫,其原出處可能是當地現(xiàn)已不存的修真觀。這一發(fā)現(xiàn)為追溯流失文物的原始語境提供了一個的線索。山西省芮城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前院長席九龍就永樂宮的壁畫的歷史淵源與當前壁畫保護所面臨的挑戰(zhàn)等問題展開了專題發(fā)言。他認為,壁畫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想讓壁畫永遠不消亡也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可以做的是盡力保護它們,使其消亡的速度無限減緩,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古人留下的藝術珍品的真跡。曾在山西洪洞廣勝寺工作三十多年的段建風也從古建筑與保護保護的憂思等方面分享了思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