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人遺贈個人財產事例逐漸增多,法院:尊重被繼承人意思自治
老人通過訂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非法定繼承人的事例逐漸增加。10月29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報5起涉遺囑糾紛典型案例,梳理出老年人養(yǎng)老、財產處置的關鍵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女婿繼承房屋案”中,岳父母生前訂立公證遺囑將房屋份額留給女兒及女婿,法院最終認定遺囑真實有效,涉案房屋應當按照遺囑內容辦理。
涉遺囑繼承糾紛的妥善處理,是保障老年人權益、維系家庭和睦、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北京三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朱平介紹,自2021年1月至2025年9月,該院審結繼承糾紛案件近2000件,其中以遺囑、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等體現(xiàn)被繼承人遺愿的文件作為訴爭焦點的案件有300件左右,呈現(xiàn)出比重逐年攀升、遺囑形式多樣、財產種類復雜等特點。
案例顯示,劉某夫婦育有三女一子,名下有一套房產。兩位老人經過深思熟慮,共同訂立了一份公證遺囑,明確表示將他們在這套房屋中所占的份額,留給三女兒和三女婿共同繼承。
老人去世后,三女兒在家庭微信群中公布了這份遺囑。三女婿隨即在群內回應,“這份遺囑是爸媽的心愿,我愿意遵照他們的意愿繼承房子,也很感激他們的心意。”然而,這份將財產贈予“外人”——女婿的遺囑,引發(fā)了家庭內部的爭議。其他繼承人質疑女婿并非法定繼承人,是否有權繼承房產。案件最終訴至法院。
法院生效判決認為,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劉某夫婦訂立的公證遺囑真實有效,涉案房屋應當按照遺囑內容辦理,三女婿系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亦對老人進行了照顧,老人系將涉案房屋的相應份額遺贈給三女婿。
“老人訂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事例逐漸增加,包括但不限于將財產留給孫輩、旁系親屬等家庭成員,或是將財產留給好友、同居伴侶、看護人員等情形?!狈ü籴尫ㄖ赋觯穹ǖ鋵τ谶z囑繼承不限于法定繼承人的規(guī)則,充分考慮了現(xiàn)實生活中家庭生活、個人情感、財產安排等因素交織的復雜性,最大程度尊重了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