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撒垃圾再擺拍:“反向表達”也是營銷垃圾
反轉新聞看多了,但是反轉新聞連續(xù)劇,你看過嗎?
最近,蹭著世界環(huán)境日的IP熱度,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在微博上演。6月5日,微博名為@cccci鄭家宜的網友,發(fā)布了自己在公園清掃垃圾的照片。

事情發(fā)展到這兒,輿論風向斗轉,“公益女孩”立刻成了被指責的“作秀女孩”。然而,如果你以為這就是真相,那你又錯了。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等到網友“罵夠了”之后,@cccci鄭家宜發(fā)微博公布了“最終真相”:此事其實是一個“反向表達”,她和@韓黎明leon自導自演了上面的故事,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世界環(huán)境日。
有網友追完整個連續(xù)劇感嘆:我還沒來得及吃這口瓜,它都已經餿了。不得不說,現(xiàn)在的網絡輿情是,你想做一枚安靜吃瓜的圍觀群眾而不得,一些營銷手段總會讓你防不勝防。
這就好比一場角色分配不對等的狼人殺,最開始跳出來的村民原來是狼人,接著跳出來的獵人還是狼人,最后真警察出面了,這些狼人卻說:我們這是反向表達,目的是讓村民更好地保護自己。
這個腦回路,我服。
富有創(chuàng)意和積極意義的營銷策劃,能夠為社會帶來樂趣和啟迪意義,也不失為一種正能量。但是,靠編造虛假信息忽悠公眾,帶動不必要的社會情緒,無論主題和真實目的是什么,都已經走向了消極。這本身就是信息垃圾。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傳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這當然是人類社會的福祉。但是這種便利性,也越來越多的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公眾成了被操縱的受眾,輿論成了被玩弄的工具。
近年來,很多美好的東西也正在被猥褻:同情心、愛心、公益心、正義感、社會責任感……在一些人看來,他們因此贏得的惡名也是名,丑陋的形象也是形象。只要有流量,只要可以變現(xiàn),一切似乎都不是問題。
然而,類似的營銷炒作,浪費的不僅是社會注意力資源,更是單純樸素的公眾情感。當然,更大的危害還在于,它讓網絡信息池變得渾濁不堪,普通受眾根本分不清孰真孰假,只能溺在一片混沌和迷茫里。
長此以往,最終消解的是基本的社會信任。而這種傷害是悄無聲息的、潛移默化的,難以恢復的。所以,唯愿類似的營銷炒作也好,“反向表達”也好,都能守得住真和善的底線,從而優(yōu)雅地抵達美。
這次又撒垃圾、又擺拍、再搞舉報的“一魚三吃”,和環(huán)保無關,只是不擇手段地流量欺騙,將公眾按在地上摩擦。姑娘,你的“反向表達”真的很垃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