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師者|貴州教師為山里殘疾女童自費建“一人校舍”:扶智扶志
貴州遵義市務川縣沙壩村申家堡組位于連綿山脈的深處,從縣城開車往返一趟要2個多小時,拐過幾百道彎。但在半山腰上,有一處嶄新的“校舍”,周六的清晨會緩緩升起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打響上課的鈴聲。
這是55歲的闞南忠為患有先天小兒麻痹癥的申曉燕單獨建立的“學校”,只有一個老師、一個學生。 2018年5月后的每個周末,他結束縣城教學和工作任務后,都會驅車去給申曉燕單獨授課。
闞南忠是務川縣都濡中心學校的黨委書記,申曉燕一家人皆為重度殘疾。闞南忠自2016年第一次接觸到申家人后,就開始對申家兩姐妹進行義務幫扶。
“我想最早三年級,最遲四年級的時候,送她到鎮(zhèn)上的學校讀書,帶她走出山去,這是我的初心?!标R南忠告訴澎湃新聞(m.dbgt.com.cn),他希望通過教育扶貧,改變這個貧困家庭的命運。

闞南忠與申曉燕的故事,源于2016年秋天,務川縣開始針對學生里的貧困戶建立“一生一檔”,闞南忠成為務川縣沙壩村申家堡組學生申曉容的扶智扶志輔導教師。這,被闞南忠稱為“一場美麗的相遇”。
當時正在讀四年級的申曉容,身處一個特殊的貧困家庭,父親患有先天小兒麻痹癥,生活不能自理;母親身高不足1米,只能依靠雙拐行走;6歲的妹妹申曉燕因先天小兒麻痹癥,僅靠著木凳來挪動;而申曉容自己的眼睛高度近視,一邊讀書一邊想著照顧家人,成績常常排在班級的末尾。
沙壩村村委會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申家是村上條件最為困難的家庭,父母要依賴兩個孩子的照顧,而全家人的收入來源只有村里每月幾百元的低保或親友救濟,“娃娃們都可憐得很?!?/p>
第一次見到申曉容一家,闞南忠心里也難受了很久,“一家人住的房子破破爛爛,不像是人住的地方,看得特別心酸?!碑敃r闞南忠就開始籌劃對申家人的幫扶方案,一邊協(xié)調(diào)當?shù)卮逦瘯ι陼匀菁疫M行危房改造,一邊帶著申曉容跑了多家醫(yī)院去配制眼鏡,但因是先天近視,配眼鏡并不能達到效果,闞南忠就和班主任協(xié)調(diào),先把申曉容的座位調(diào)換到第一排。
“但處于這樣的家庭,陰郁的心情總是籠罩在孩子心頭?!币庾R到申曉容的特殊情況后,闞南忠每次去家訪,總是會給姐妹倆帶來一些零食、衣物和學習用品,每逢節(jié)假日,還會帶申曉容到周邊景區(qū)玩耍散心。在幫扶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申曉容的成績就提升到了班級的前五名,這讓闞南忠由衷地高興,“我就感覺整個孩子的氣質都改變了”。
在2017年的一次家訪中,當闞南忠?guī)е憬闵陼匀莘祷貙W校時,時年6歲的妹妹申曉燕突然哭了?!爱敃r她哭個不停,喊著也想去上學,姐妹倆哭成一團,旁邊的爸媽也跟著哭,看得我太揪心了?!标R南忠決定對妹妹進行義務幫扶。
但申曉燕身高僅有60厘米,又無法行走,到三十公里外的小學讀書誰來照顧呢?闞南忠告訴澎湃新聞,當時想的是給她買一些書和本子來家里教她,但后來才知道,她是想像姐姐一樣,能去學校讀書。
通過一番深思熟慮,闞南忠決定為這個孩子建一所“學校”。
2018年5月,闞南忠以自己的工資湊的2萬多塊錢作為修建基金,開始找人在申曉燕家旁的空地上施工建校。
都說貴州的山路十八彎,游客眼里的山路風景成了闞南忠心中的難題。當時村里的公路尚未修建好,建筑材料要靠人力背到山上的空地。最難的是教室門前的五星紅旗旗桿,從外面運到村里時,“因為山路轉彎太厲害了,小車轉彎時旗桿太長轉不過來,就不能用車運?!标R南忠在城里請了一個工人,步行8個多小時,將組裝好的旗桿背到了“學?!遍T前。
修建“學?!鼻昂髿v時3個多月,從一間穩(wěn)固的教室,到一塊黑板、幾個書架、一根旗桿,還有專為申曉燕設計的課桌椅,一個完整的“學?!北粡椭频搅松陼匝嘌矍啊?/p>
問及為什么一定要在學校豎立一根旗桿,闞南忠說:“有學校的地方就一定要有旗桿和五星紅旗,這是一個標志和信念?!?/p>
2018年9月,“學?!迸e辦了第一次升旗儀式,7歲的申曉燕聆聽著國歌,滿懷憧憬地期待著自己的讀書生涯。

往返60公里的堅持
作為務川縣都濡中心學校的黨委書記,每周一到周五,闞南忠不僅要上6節(jié)課,還要負責學校的黨建工作、后勤總務,晚上去給貧困戶的子女上兩節(jié)輔導課。“給曉燕上課就只能放在周末和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p>
周六早晨,闞南忠會驅車走過30公里的盤山公路,歷時一個多小時,到達這所山村里的特殊“學校”,舉行升旗儀式后就開始一天的課程。22點左右,闞南忠開車回家,第二天一早再趕回“學?!?。一往一返60多公里,闞南忠一個人堅持了一年多。
今年9月,“學?!睖蕰r開學,闞南忠制定了“三步學習法”,“第一是我每個周末過去輔導,第二是用電子復讀機學習,第三是她自己復習?!鄙陼匝嚯m然身體不便,但對學習卻格外用心,“現(xiàn)在拼音都已經(jīng)念得很準了。”
除了對申曉燕進行課程輔導,闞南忠還組織人員對她母親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培訓。“她媽媽原來是不會做飯的,就找人給她培訓,培訓好了后,她就能照顧家里人?!标R南忠告訴澎湃新聞,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解決了他們的部分生活問題。
“因為父母生活無法自理,兩個孩子都覺得不能離開家庭,因為這個姐姐還考慮過放棄讀書。而我的初心,是能帶兩個孩子走出山去?!标R南忠說,自己沒有學過英語,無法教授申曉燕英語課程,他想最早三年級、最遲四年級的時候,能將申曉燕送到鎮(zhèn)上去讀書,而解決家庭生活問題,則是解決了兩個孩子的后顧之憂。

距離第一次見到申家姐妹,轉眼已是三年,經(jīng)過闞南忠的輔助,姐姐申曉容已經(jīng)成功被當?shù)氐某顷P中學錄取,她告訴澎湃新聞:“現(xiàn)在成績挺好的,能考上班級的前三名,年段大概300名左右?!?/p>
申曉容說,在她遇見闞南忠前,感覺自己人生幾乎沒有了希望,“我們那個地方實在是太窮了,家里條件又特別差,我覺得自己沒辦法繼續(xù)讀書了。所以一家人都很感激闞老師能幫助我們?!痹谖磥淼囊?guī)劃里,申曉容希望在學習上繼續(xù)努力,沖進年段前100名,考上當?shù)刈詈玫母咧校皥蟠痍R老師對我們的輔導和幫助?!?/p>
回顧三年以來的幫扶經(jīng)歷,闞南忠表示從未感到辛苦和后悔,“我自己就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nóng)村家庭,初中畢業(yè)就沒錢上學了,當過農(nóng)民、做過小工,對于貧困家庭孩子對學習的渴望太理解了?!?/p>
但現(xiàn)年55歲的闞南忠,有著二十多年的痛風,還有三高,開車到山上,他要把車停在路邊,緩二十多分鐘才能繼續(xù)活動。妻子最初也不理解他,后來開始陪伴他一起往返申家堡組。
對于自己的身體和精力,闞南忠說:“我也沒想那么多,就堅持到底,對兩姐妹進行教育脫貧,這是我的初心?!?/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