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萬圣節(jié) | 聽說,今天適合講鬼故事?
咳咳……今天似乎很適合講鬼故事——
“轆轤首”是日本有名的妖鬼之一,常常出現(xiàn)在文人的筆下。在《夜窗鬼談·東齊諧》(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中就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在日本寶歷年間,江戶有一個掌管報鐘的人,家里很富裕,有一個女兒,生的妖嬈美麗,既是不施粉黛皮膚依然很白,修長的脖子讓她看起來更加的嫵媚動人。
她十三四歲的時候,去離家不遠的地方上學,回頭率頗高,青年男子一聽到她的腳步聲就爭先恐后地跑出來看她。但是大家都不敢叫她“轆轤首”,因為“轆轤”是水井上的絞盤,映射她是長頸的妖怪。(這種妖怪白天看起來跟常人一樣,晚上睡著的時候脖子會延長好幾尺,甚至跑室外,自己卻不知道。)姑娘因為別人的嘲笑,連門都不敢出了。
有一富商的兒子,喜歡姑娘的美貌,遂當了上門女婿。洞房花燭之夜,男子挑燈看熟睡中的新娘,心想娶到如此美艷動人的女子,夫復(fù)何求?盯著看了一陣后,好像看到女子脖頸延長了二三寸,然后又延長五六寸……一邊延長一邊旋轉(zhuǎn),最后停在屏風上,對他燦爛一笑。

《夜窗鬼談·東齊諧》內(nèi)文插圖
男子嚇得大叫,繼而昏死過去,女子受驚醒來,恢復(fù)了原貌。男子醒后,問他緣由,不敢答,第二天找了個借口溜之大吉了。此后再也沒有人敢對這個女子動心思了。
有一個神田來的姓山口的醫(yī)師聽說了這件事,后娶了這位女子,并為她治好了這種病。
譯自《夜窗鬼談·東齊諧》

《夜窗鬼談· 東齊諧》
轆轤首的故事在日本非常著名,在日本的歌舞伎中也有所表現(xiàn)。下面是葛飾北齋的一幅繪畫作品——《百物語》“皿屋敷”中“轆轤首”的形象?!懊蟆笔潜P子的意思,“屋敷”是住宅、住家的意思。
這個女子名叫阿菊,她把主人家的盤子打碎之后,慘遭主人的殺害,被扔到井里,于是,每天晚上,人們都會聽見從井里傳來數(shù)盤子的聲音。
圖中的女子伸長了的脖子上纏繞著一個一個的盤子,從井底飛了出來,毫無疑問,她的身體還在井里,畫家采用“轆轤首”的形象來描繪這么一個慘遭殺害的女性,更增加了畫面的恐怖感。

嘖嘖……鬼故事聽下來真叫人頭皮發(fā)麻,渾身雞皮,換個輕松一點的:
老普林尼《博物志》中記載有一種“反踵人”,他們的膝蓋以下是向后生長的,但行走迅速。他們雖然是人形生物,但和野獸混雜生存在一起,而且非常野蠻,所有嘗試捕捉他們的行動都以失敗告終。
他們生存在Imaus山的山谷中,這里的空氣很特殊,一旦人身處在其中的時間過長,適應(yīng)了其中的空氣,就再也無法接受別處的空氣了,這種空氣使這里的人和動物永遠都無法離開這個山谷。這有利于保護山谷,避免人們發(fā)現(xiàn)它的神秘位置。

烏利塞?阿爾德羅萬迪的《怪物志》中的反踵人形象
這里的Imaus山其實就是喜馬拉雅山,這則傳說據(jù)稱是被亞歷山大東征時隨行的人記載下來的。其中反踵但行動迅速的文句,使人想到了中國志怪典籍中記載的狒狒、梟陽之類,比如《爾雅?釋獸》中“狒狒”的詞條有郭璞作注:“其狀如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p>
而《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中也有 “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的記載。而且西方與中國兩種傳說中記載的方位也很接近,一個在喜馬拉雅山,一個在中南半島一帶。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這兩種傳說可能是同種傳說的不同演變。

《山海百靈:<山海經(jīng)>里的神人鳥獸魚》插圖
似乎鬼故事天生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把談話周圍的人們迅速圍攏起來,無論男女,不分老少,且看那眾人:凝神屏息,雙目瞪圓,連毛孔都散發(fā)著緊張的氣息。待故事講完,或瑟瑟發(fā)抖,或意猶未盡,或哄堂大笑……生活中諸多緊張與重壓,仿佛也隨著恐懼與好奇被分解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