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手”9年后,張韶涵被索要400萬:求求你放過她吧
原創(chuàng) 紅毛 ins生活


出處| ins生活原創(chuàng)
時隔許久,張韶涵終于又登頂熱搜了!只是,這一次又是因為不和諧的事情。
6月30日,據(jù)臺媒報道,由于合約糾紛,張韶涵遭“前任東家”青田經(jīng)濟公司、福茂唱片公司訴請求償一案取得最新進展。
最高法院判定她因解約造成專輯無法發(fā)行,需要賠償409萬新臺幣(人民幣98萬)。
對此張韶涵在深夜發(fā)了一條微博,既做出了回應又宣告了立場:
權(quán)利不是別人施舍的,是靠自己爭取;
I will fight for my rights?。ㄎ乙獮槲业臋?quán)利而戰(zhàn)?。?/p>


她堅定地回答:“我從來沒有靠過任何一個人?!?/p>
如果說盤點娛樂圈最悲慘女明星,張韶涵絕對會擁有一個名額。
38年人生旅途幾經(jīng)變數(shù),19載出道歲月跌宕起伏,事業(yè)、友情、親情統(tǒng)統(tǒng)拋棄了她。
回首凝望,她的身邊始終都空無一人。
01
事業(yè):皮球-搖錢樹-罪人
時間回到2001年,19歲的張韶涵與青田音樂簽約,然而還沒等正式出道,就被偷偷算計了。
青田將她的演藝工作全權(quán)委托給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轉(zhuǎn)身又推給了福茂唱片。
她就像是一個皮球,被資本家們踢來踢去。

雖然公司違約了,可她念及情分,沒有追究,兢兢業(yè)業(yè)地繼續(xù)當公司的搖錢樹。
沒想到這份大度和理解,換來的不是醒悟和珍惜,而是更變本加厲的對待。

2011年,公司雖著手籌備第七張專輯,收錄歌曲、拍攝定妝照等工作也都準備就緒,但她已然心灰意冷。
最終,張韶涵以發(fā)片進度不如預期為由決定解約。

歷時三年,臺灣地院宣判解約不違法,僅需返還4萬新臺幣的預付酬勞,公司隨即進行上訴。
又過了三年,臺灣高院進行改判,追加63萬新臺幣的服裝造型補償費,公司仍然不滿足,又上訴到最高院。
一直到三年后的如今,新一輪宣判才有了結(jié)果。
也就是說,這場官司扯皮9年了,經(jīng)三次宣判賠償金水漲船高,始終沒能得到結(jié)果。

她主動解約引起糾紛的原因,是公司違約在先;專輯造型服裝不曾流出,沒有造成經(jīng)濟損失;專輯未能發(fā)行,但歌曲也被公司賣掉,哪有讓她賠償?shù)牡览怼?/p>
更別說,在合作期間,她憑借優(yōu)越的唱功和火爆的人氣,早就為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誠然公司為培養(yǎng)她付出了心血,但在她給予的回報面前不值一提,別說98萬了,9800萬恐怕都綽綽有余。
公司和藝人之間應當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關系,若緣分至深,就攜手譜寫曼妙的樂章;若緣分已盡,就別死皮賴臉吸血。
分手應該體面,這句話不只是愛情的專屬,鬧成現(xiàn)在這般地步,吃相未免太難看了。
這場糾紛的結(jié)局會是如何,尚且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都要感慨一句:公司有多貪婪,張韶涵就有多慘!
02
友情:好姐妹-被捅刀-塑料閨蜜
2018年年底,張韶涵在參加《吐槽大會》時,談及友情說了這樣一席話:
“很多人覺得,我在圈里朋友特別少,不是我朋友少,是我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p>

所謂朋友,是可以把快樂加倍、悲傷減半的存在,如果對方帶給你的悲傷遠超快樂,就算過往再美好,也不值得留戀。
就張韶涵而言,曾經(jīng)她和范瑋琪是福茂唱片同門師姐妹,公司為了捧紅她們,將二人進行捆綁,組成“好姐妹CP”。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她們比親姐妹還要親,頻繁在公眾面前大秀友情。
有歌一起唱,有活動一起參加,互相為對方撐場,堪稱閨蜜的最佳模版。

雖然她們形影不離,但發(fā)展的步調(diào)天壤之別,張韶涵在唱歌和演戲兩方面都大放異彩,被譽為“下一個天后”,而范瑋琪卻不溫不火,明顯掉隊。
面對落差,難免會心態(tài)失衡,媒體一味地較短比長,更是在二人之間埋下了一顆雷。
最終這顆雷在一場變故中引爆了......

看到朋友深陷泥潭,伸出援手是在所不辭的事情,然而范瑋琪不僅袖手旁觀,還落井下石。
先是表態(tài)拒絕回應,又背地里搶走廣告代言,最后撇清關系、稱張韶涵是不相干的人。
她的丈夫陳建州也婦唱夫隨,挖走了張韶涵的助理,助理在跳槽后還煽動粉絲辱罵張韶涵。

“我一直很尊敬你,把你當成我的家人,但你讓我非常的失望,為何你不說一次真話?”
只是她的質(zhì)問被利用了,范瑋琪借此賣慘,把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像極了純潔的白蓮花。

音樂晚會的尷尬同臺、《蒙面唱將》的暗潮洶涌、“黑白狗”事件的針鋒相對,《吐槽大會》的一針見血......
恩怨是非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只是時間雖能沖淡過往,卻無法消除痕跡。
從情同手足的好姐妹到反目成仇的塑料閨蜜,曾經(jīng)的好是真的,如今的厭也是真的,有的人只是過客,稱不上真朋友,老死不相往來好過虛情假意的迎合。
正如張韶涵所說的那般:
“我不感激傷害我的人,他們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為那樣的人,我寧愿逆流而上,也不愿隨波逐流,善良是一種選擇?!?/p>
03
親情:養(yǎng)家糊口-被造謠-不孝女
不過對于張韶涵來說,比起事業(yè)和友情的變故,原生家庭才是真正讓她遍體鱗傷的苦楚。
她最為信任和珍視的家人,卻險些將她毀掉......
同樣是在2008年,她前往加拿大期間,媽媽將其財產(chǎn)全部轉(zhuǎn)移拿走,她試圖拿回卻遭到拒絕。
不僅如此,為了索要更多的生活費,媽媽還找到媒體哭訴,稱她沒有盡到贍養(yǎng)的義務。
父親和舅舅也火上澆油,一個賣可憐說沒錢吃飯,一個聲稱就算死也不會放過。

將不孝女、六親不認、大逆不道等帽子統(tǒng)統(tǒng)扣在張韶涵的頭上,逼她拿錢。
可那時的她哪還能拿得出錢啊?只能承受來自家人和外界所有的傷害。
眼瞅著輿論都站在自己這邊,利欲熏心的媽媽放出大招,用一封親筆信將女兒打入萬丈深淵:
“請你珍惜自己,教導弟弟妹妹走正道,不要再帶著她們吸毒酗酒了?!?/p>
虎毒尚且不食子,很難想象一名母親該有多恨女兒才會用吸毒和酗酒去誣陷。
在鋪天蓋地的詆毀和謾罵中,張韶涵臨近崩潰,憔悴滄桑的近照曝光后,也沒有一絲心疼的聲音,反倒成為坐實吸毒的證據(jù)。

畢竟毀掉一個人所帶來的關注,遠勝于澄清事實真相。
無可奈何之下,張韶涵只能發(fā)表聲明,宣布斷絕與媽媽之間的關系,背負著罵名消失了......
就這樣,那個在舞臺和熒屏上耀眼矚目的Angela變得黯淡無光,苦苦耗費七年打下的江山,頃刻間毀于一旦。
誰能想到,毀掉她的不是作品、不是違禁品,而是原生家庭。

出道走紅后,絕大部分的收入也都上交了,即便如此,還是栽在了家人手中。
不禁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評價:
張韶涵擁有成為天后的一切資本,外貌、聲音、作品、人氣、品格......
唯獨缺少想讓她成為天后的親情。
04
事業(yè)陷入糾紛、友情遭遇背叛、親情爆發(fā)鬧劇,這三座沉重的大山接連壓在張韶涵的身上,讓她在低谷中沉寂了10年。
在新人輩出的娛樂圈,許多明星都擔心會因短暫的停滯被洗牌,可她卻沒有絲毫的慌張。
畢竟她做的已經(jīng)足夠好了,論影視劇有《海豚灣戀人》、《公主小妹》等經(jīng)典臺偶,論歌曲隨便拎出來一首就家喻戶曉,《歐若拉》、《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而且沒有事業(yè)的牽制、不受家人的束縛,正好可以在生活上大展身手,于是她開始用力生活,學習烹飪、健身塑形、創(chuàng)立品牌。

她沒有變化,還是那個20歲的少女,眼神清澈,從未受過傷的樣子:她儼然煥然一新,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嘗盡了人間冷暖,變得成熟又強大。
試問聽到那首《阿刁》,誰沒動容過呢?
尤其是那句“命運多舛,癡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shù)不盡的車站,甘于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簡直就是她的寫照。
既包含艱辛、困難、心酸,又滿載堅強、釋然、解脫。

“我不需要給我修路的朋友,我,自己有翅膀?!?/p>
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每個字眼都流露著幾經(jīng)致命磨難,卻不曾被磨平棱角的風采。
跌倒過多少回,也爬起了多少次,不曾放棄,咬緊牙關,無畏逆行。
因為她明白,再壞的事情都會過去,遇到了就當作噩夢,夢醒時分,一切豁然開朗。

外表瘦弱嬌小,內(nèi)心頑強篤定,不僅天生勵志還天生要強,在跌宕的人生舞臺,演繹出光彩,實現(xiàn)翻紅。
當你面臨低谷、陷入困境之時,不妨聽聽張韶涵的歌吧,即便不能助你披荊斬棘,至少可以讓你收獲些許的慰藉和勇氣。
我終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會有風就飛多遠吧?!峨[形的翅膀》
淋雨一直走,是道陽光就該暖和,人都應該有夢,有夢就別怕痛?!读苡暌恢弊摺?/p>
被潑過太冷的雨滴和雪花,更堅持微笑要暖得像太陽?!犊吹米钸h的地方》
就算失去所有愛的力量,我也不曾害怕。——《夢里花》
如果結(jié)局僅剩慘烈,無懼在逆風中破繭,就算那羽翼被撕裂?!镀评O》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它。
正因人生無常,才更不能輕言放棄,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繼而出現(xiàn)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有持之以恒地揮動,才能飛向自由的天空。
雖然翅膀是隱形的,但當你飛過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得到。

原標題:《“分手”9年后,張韶涵被索要400萬:求求你放過她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