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百年神秘建筑,背后究竟藏著什么?
原創(chuàng) 陳嘉音 生活周刊 來自專輯最上海
在復興中路上,有一棟在梧桐樹背后的黑房子,從名字到外形,都透著一股“生人勿進”的高冷感。因此,它又被稱為上海最神秘的公寓。
它為什么叫“黑石”?
它曾經(jīng)的主人是誰?
這座“黑石公寓”背后,
有太多的秘密,等待著你的發(fā)現(xiàn)……

神秘的“Blackstone”
位于復興中路西側、地處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qū)中心地帶的黑石公寓,對面就是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它的一左一右,分別是克萊門公寓和伊麗莎白公寓。三棟建筑早年均為在滬外僑的居住點,因此也被稱為“復興中路三劍客”。

花旗公寓、復興公寓、白司東公寓都是它的曾用名,而廣為人知的“黑石”,則是因填充墻體和部分構件采用黑石石材而得名。如果靠近公寓,仔細看看墻面,也能看到無數(shù)黑色細小的石頭鑲嵌在墻體上。不是正式名稱,卻成了知名度高的那一個。

原來,黑石公寓最早的主人是一位“黑石先生”。復興公寓的創(chuàng)建者,是一位叫做“黑石”的美國傳教士。
J.H.Blackstone全名James Harry Blackstone,漢名宋合理。1924年,當宋合理打算興建Blackstone Apartments的時候,他的目的可能不僅僅是修建一座高層公寓,而是要打造一座上海甚至是中國最大、最豪華的酒店。


氣派、氣派和氣派
黑石公寓有著磚混結構建筑和折衷主義建筑風格——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筑風格,進行自由組合。簡單說,就是隨意混搭!
入口處的開敞門廊,由石雕科林斯雙柱支撐,氣質非凡;門廊頂上的古典主義裝飾極具藝術感;中部墻體、屋頂山墻裝飾以及依次收小的陽臺,均采用弧線手法,彰顯了獨特的巴洛克風格。

上個世紀,黑石公寓被稱為中國最好的公寓。百年前,這里有最豪華的設施,最一流的酒店服務,很多頂流名士紛紛選擇在這里舉行婚禮和宴會。因此,這座建筑見證了諸多人文歷史的高光時刻。
來看看這份碩果累累的“簡歷”:

1935年,北洋時期的國務總理熊希齡迎娶才女毛彥文,二人的新房就設在黑石公寓;
二十世紀40年代,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總署曾在此辦公;
二十世紀80年代初,因與徐匯區(qū)房管局相鄰,黑石公寓成為中國最早的民間房產(chǎn)中介市場之一。
現(xiàn)在
充滿詩意的書店和咖啡館
如今的黑石公寓樓上還是住宅區(qū),依然充滿神秘。但是一樓被單獨開辟出來,設計成了一家極具特色的咖啡書店。


在精致的馬賽克走廊兩側,分布著7個主題集室:兒童集室、靈感集室、生活集室、視野集室、音樂藝術集室、文化集室、唱片試聽集室。每個房間有著不同的陳列,卻有著相似風格。房間之間,通過拱門互相串聯(lián)。穿梭在集室之間,仿佛探索一戶愛讀書的人家。

我們去的當天,剛好有一位讀者讓店員換上了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豎琴的華麗流暢的序奏之后,圓號以重奏形式奏出圓舞曲主題,旋律如歌。樂曲的主題抒情而優(yōu)美,恰好和室內古典華麗的裝修風格相得益彰。

繞到黑石公寓后門,還能看到一個創(chuàng)意街區(qū)正在逐漸形成。據(jù)說,黑石公寓旁邊還會有會舉辦音樂會的報告廳和極富特色的音樂主題街區(qū)。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印記:最老的巷道,最高的建筑,最美的夜景,每一個“最”都蘊含著獨特的城市品格。生活在上海的你,知道有哪些上海之最嗎?
《最上?!繁P點上海之最,讓我們一起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萬千繁華的最中之最,發(fā)掘那些隱藏在城市生活背后的人文萬象。
文字:青年報見習記者 陳嘉音
圖、視頻:青年報記者 施劍平
原標題:《魔都百年神秘建筑,背后究竟藏著什么? | 最上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