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到最美電影院,做一場120分鐘的夢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實習生 鮑宜靜
如果說電影就像一個長達120分鐘的夢,講述著光怪陸離的故事,那么電影院就是可以讓人舒服筑夢的空間,它所帶來的視覺體驗和沉浸感無可取代。
放眼世界,具有獨特魅力的電影院比比皆是。它們既見證了文化藝術的輝煌,也保留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為您盤點那些最美的電影院,一起追憶那些曾經(jīng)的筑夢時光。
阿沃卡海灘圖片劇院(Avoca Beach Picture Theatre)
澳大利亞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處,海岸線綿延3萬多公里。在這個擁有上萬個海灘的國家,85%的人口都生活在距離海岸線50公里以內(nèi)的地方,這也使得澳大利亞形成了獨特的海灘文化。
阿沃卡海灘圖片劇院就是一家建在海灘上的電影院。它位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距離太平洋海岸僅有一百米。影院建于1951年,外部裝修并不十分華麗,原木屋頂與周圍海岸建筑融為一體。然而,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由閑適的氛圍,體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魅力,被譽為“澳大利亞最美的影院”。

阿沃卡海灘圖片劇院是一家建在海灘上的電影院。 資料圖

被譽為是“澳大利亞最美電影院”。 資料圖
在這里,經(jīng)常會放映一些國外大片及藝術電影,還時不時會舉辦一些重大活動,包括“意大利之夜”、“寶萊塢之夜”、電影節(jié)和現(xiàn)場音樂會等等。

最可愛的老式劇院。 資料圖
放映期間,觀眾可以一邊重溫經(jīng)典電影,一邊小酌一杯葡萄酒或雞尾酒,結(jié)束后到木屋的陽臺休息,伴隨著海浪聲,和好友一起討論觀影的感受。就像網(wǎng)友點評的那樣,這是一家“最可愛的老式劇院”。
卡斯特羅劇院(The Castro Theatre)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經(jīng)常被稱為“文化大熔爐”。位于舊金山的卡斯特羅劇院也體現(xiàn)出了這種特性:它的外觀像是一座墨西哥教堂,內(nèi)部裝飾則融合了西班牙巴洛克風格和亞洲的建筑元素。
自1921年開業(yè)以來,此后它一直不斷融合各類新潮元素,如門口的霓虹燈,內(nèi)部精致的藝術吊燈,這些都是在20世紀后期才興起的。
1976年9月,卡斯特羅劇院被列為舊金山歷史地標建筑。

舊金山地標性建筑——卡斯特羅劇院 資料圖

卡斯特羅劇院于1921年開業(yè)。 資料圖
卡斯特羅劇院的包容性還體現(xiàn)在,它不僅會播出熱門大片,舉辦高雅的風琴音樂會,還會上映小眾電影,舉辦另類的異裝表演。作為一家劇院,它年代久遠,或許并不具備時下最先進的影音設備,但如果你想要體驗有趣、多元的文化,那么它將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霓虹燈下的卡斯特羅劇院 資料圖

卡斯特羅劇院不僅會播出一些熱門大片,舉辦高雅的風琴音樂會,還會上映小眾的電影,舉辦另類的異裝表演。 資料圖
阿卡普爾科劇院(Cine Acapulco)
和前兩家影院相比,古巴的阿卡普爾劇院顯得“樸實無華”。如果不是那個巨大醒目的紅匾,它看上去就和周圍的老建筑一樣平凡無奇。
但這個似乎沒有任何華麗裝飾的白房子,其實是Art Deco風格建筑杰作。Art Deco風格注重建筑材料的質(zhì)感和光澤,在造型中多采用簡單的幾何形狀,色彩設計也多運用純色和對比色,意圖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印象。

體現(xiàn)出鮮明的ArtDeco風格的阿卡普爾劇院。 資料圖
阿卡普爾劇院有著前傾的巨大房檐,還有連綿不斷的墻鏡,在色彩上則突出了紅白兩色的強烈對比。它建成于1958年,被譽為前卡斯特羅時期的地標性建筑,當時走在世界裝飾的前沿,如今它依舊默默矗立在街邊,見證著歲月的變幻。
古巴曾經(jīng)是世界上擁有最多電影院的國家,但古巴革命之后,大部分電影院都被改建作為其他用途。如今在古巴,只有不到40家電影院幸存下來。因此,盡管阿卡普爾劇院看起來并不精美,內(nèi)部只有一個影廳,放映設施也陳舊落后,但它依舊符合“美”的定義,保留了那場曾在50年代風靡世界的裝飾藝術運動所留下的印記,而它的存在,代表著古巴人對電影的熱愛從未消失。
法國電影資料館(Cinematheque Fransis)
法國電影資料館是巴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無論是挑剔的影評人,還是業(yè)余電影愛好者,都可以沉浸其中。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到這家影院和其他影院的區(qū)別:在這里,觀眾可以重溫銀屏上的經(jīng)典時刻,也可以追溯電影的發(fā)展史。

法國電影資料館 資料圖
法國電影資料館經(jīng)常會舉辦經(jīng)典電影和知名導演的回顧展覽,檔案室數(shù)十年來也一直在收集各類電影膠片、海報、劇照等珍貴資料,讓這座資料館本身也沾染上了歷史的厚重感。
除此之外,館內(nèi)也還會介紹有前途的新人導演和演員,為他們提供作品的放映渠道。

見證并記錄了電影發(fā)展史的法國電影資料館 資料圖
所以穿過資料館里的長廊,觀眾不僅能回顧電影的漫漫流金歲月,還能發(fā)現(xiàn)冉冉升起的新星,走向了影迷們最渴望到達的目的地。
王宮戲院(Raj Mandir)
在十九世紀中期,愛德華七世到訪印度齋浦爾,當時的印度王公羅摩·辛格為了表示歡迎,下令將城中所有房子臨街的一面粉刷成粉紅色。之后,這條法令也一直保持著。也就是從那時起,齋浦爾這個城市有了一個浪漫的別稱——“粉色之城”。
王宮戲院就是一座位于齋浦爾的粉紅色影院,它也是整個印度最受歡迎的印地語電影院——自1976年開業(yè)以來,幾乎每一夜都座無虛席。

王宮戲院就是一座位于齋浦爾的粉紅色影院。 資料圖

自1976年開業(yè)以來,幾乎每一夜都座無虛席。 資料圖
由于建成較晚,王宮戲院是按照現(xiàn)代藝術風格設計的。從宏偉氣派的門廳進入,抬頭可以看到圓形的天花板上華麗的白色吊燈,周圍的墻面貼滿了馬賽克瓷片,拼湊出一個個美麗的圖案,宛如一個夢幻宮殿。

看上去宛如宮殿般富麗堂皇的王宮戲院。資料 圖

盡管有著華美精致的裝潢,但票價十分親民。 資料 圖
盡管有著華美精致的裝潢,但王宮戲院并不是一個高消費的場所,人均票價折合人民幣不到二十元。就像戲院主頁自我介紹的那樣:“電影院在我們的城市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放映作為‘時代晴雨表’的電影,從而反應和挑戰(zhàn)社會現(xiàn)狀……盡管王宮戲院的外表富麗堂皇,但它提供了一個消除印度貧富差距的場所,在這里,即便只是短暫的,人們的社會地位趨于平等?!?/p>
斗獸場戲院(Colosseum Kino)
挪威的斗獸場戲院位于首都奧斯陸,建成于1928年,是當時整個北歐最大的電影院,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挪威人仿照古羅馬斗獸場的樣式建造了這座電影院,它巨大的穹頂至今依然是奧斯陸的地標之一——尺寸和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相近。

奧斯陸的地標建筑斗獸場戲院 資料圖。

建成于1928年,是當時整個北歐最大的電影院。 資料圖
1963年2月15日,因為銀幕前的地毯著火,這家影院遭遇了嚴重的火災,甚至連圓頂都坍塌了。之后,斗獸場戲院進行了幾次翻新,也引進了許多先進設備。
如今的斗獸場戲院已經(jīng)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THX電影院,可以保證每個觀眾都能享受到無比震撼的立體環(huán)繞音效,迎來一場真正的“視聽盛宴”。

如今的斗獸場戲院已經(jīng)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THX電影院。 資料圖
提西奧露天影院(Thision Open Air Cinema)
相比較于在室內(nèi)觀影,露天觀影或許會讓人喪失幾分全身心投入的專注感,但卻有著更加輕松自由的氛圍。位于希臘雅典的提西奧露天影院就是雅典最早的戶外電影院,早在1935年就建成了。在眾多露天影院中,沒有一家比得上它的壯麗:它坐落在衛(wèi)城腳下,聚集在影院的觀眾可以觀賞到帕特農(nóng)神廟的宏偉景象。

提西奧露天影院 資料圖

遠處的雅典衛(wèi)城。 資料圖
由于氣候的限制,提西奧影院一般只在夏季開放,播放一些熱映大片和經(jīng)典電影,在十一月之后,影院就基本結(jié)束放映活動了。
試想一下,頭頂著夏日燦爛的星空,坐在提西奧露天影院,不遠處就是被照亮的雅典衛(wèi)城??諝饫?,植物清新的氣息裹挾著新鮮爆米花的香甜味道在微風中散播開來。這種時候,影片本身的內(nèi)容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了,這種和諧又夢幻的觀影環(huán)境反而更讓人著迷。

提西奧影院一般只在夏季開放。 資料圖
視線轉(zhuǎn)向國內(nèi),曾被譽為“中國電影之都”的上海也有著很多設計別致、歷史悠久的電影院。
比如位于南京西路的大光明電影院,就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電影院之一,曾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的美譽。
又如位于江寧路的美琪大戲院,名字包含“美輪美奐,琪玉無瑕”的涵義,曾被譽為“遠東最新型的藝術影宮”。
還有位于淮海中路的國泰電影院,曾經(jīng)是上海最大的電影院,因為張愛玲的光顧而聲名鵲起,醒目的外觀至今依然令人驚艷……

曾被譽為“遠東第一影院”的大光明電影院。 視覺中國

曾被譽為“遠東最新型的藝術影宮” 美琪大戲院 視覺中國

曾經(jīng)深受張愛玲喜愛的國泰電影院 視覺中國
隨著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的到來,它們也迎來了屬于上海電影院的第一個“花期”。在我們忙著趕場看電影的同時,也可以進行一場關于影院的巡禮,去追尋摩登上海的光影記憶。
(聯(lián)系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