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手、離婚=愛情失???現(xiàn)代愛情里的你、我和我們
原創(chuàng) 奕斐 奕斐有話說
前幾天我看到了脫口秀演員程璐和思文離婚后采訪的視頻。我們過去看到太多離婚或者分手后一方總想把另外一方踩到18層地獄下各種撕的橋段?,F(xiàn)在看到他們兩個人坐在一張沙發(fā)上,面帶微笑,眼含淚光去回應為什么離婚,離婚中的反思,其實蠻感動的。所以今天我想聊一聊他們。
1
程璐和思文除了帶給我感動,他們也給我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離婚或分手后的樣本。我們在社會學愛情思維課里講過,兩個人分開并不是意味著我們的愛情失敗。只是我們?nèi)松叩侥骋浑A段,可能會有不同的目標,我們走的路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重新開啟新的人生歷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這段經(jīng)歷也是有價值的,會幫助我們成長的。

婚姻是需要經(jīng)營的,在很多的時候時候你是需要陪伴在對方身邊的。對方情緒很低落的時候是需要你的,很多時候你的缺席其實就會對愛情本身造成損害。通過這個過程你會慢慢了解到情感性的鏈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即使我愛你,確定了愛的關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得必須持續(xù)愛的體驗。我們在社會學愛情課中反復去強調(diào),愛的關系和愛的體驗其實是不一樣的。我覺得程璐的反思非常好。
而思文的反思在我看來是更直抵問題的本質(zhì)的,思文在視頻里有一句話特別讓人深思,“我覺得平時還是生活地過于獨立吧,就是我倆平時從不干涉對方的任何生活。”
她有個段子說把老公當作哥們兒,直接把雙人床賣了,變成了上下鋪的兄弟。其實也反映了他們當時在婚姻里覺得比較好的狀態(tài)可能是雙方都應該是互相獨立的。這樣的腳本是舊腳本走向新腳本的一個過程。在過去的舊腳本里我們一旦結婚就成為一個家庭了,我們是沒有“你“、”我“之分的。而在新腳本里“你“、”我“是要分開的。
2
思文在討論她婚姻的時候,特別強調(diào)婚姻里的獨立性所帶來的好處。她有很多段子與這個有關,她在段子里也講過女性的經(jīng)濟獨立對婚姻來說是多么重要。她還有一個怎么稱呼公公婆婆的段子,反思為什么要叫公公婆婆為”爸媽“。
在很多西方社會其實大家都不會叫”爸媽“,而是直接稱呼名字,這些也都是獨立性的反映。某種意義上講,這恰恰是從舊腳本走向新腳本的過程。我們越來越開始發(fā)現(xiàn),好的關系是兩個獨立的人。我覺得這一點是沒有錯的。
那為什么兩個獨立的個體到最后還是會分手呢?當然我不是說分手一定不好,只是他們雙方都在反思是不是這個獨立有問題。所以我就想順著他們的反思,來講講為什么我們要強調(diào)有了“你“、”我“的分別以后,還必須要有”我們“。
3
愛情在本質(zhì)上是種鏈接,我們?yōu)槭裁葱枰獝矍楹突橐??并不是因為沒有婚姻我們活不下去,也不是說沒有愛情我們?nèi)松蜁腥焙?。而是因為愛情是一種我們跟別人建立鏈接的特別簡單的方式。那什么叫建立“鏈接”呢?就是得有“我們”。
就像程璐所反思的,當我們在一個人感情低落或情緒激烈的時候,那個情感的鏈接就是“我們”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當我們在經(jīng)濟上有捆綁的時候,又建立了“我們”的關系。我們在愛情課里專門有一節(jié)講到,金錢關系是你所有兩性關系的一個呈現(xiàn)。所以不要小看AA制或者經(jīng)濟的關系,其實他是非常明確地告訴你們“你們是在一起的?!蹦銈兪恰拔覀儭边@個概念,還是“你”、“我”這個概念。

4
我們在愛情課里專門談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什么叫“我們”?為什么在建立獨立個體化還要建立“我們”?大家會覺得聽上去好難,其實這個并不是“難”的問題,而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我有個理論叫“愛情麻花理論”。我和別的學者有個爭論,他認為好的婚姻就像兩條鐵軌是并行的,在該交錯的地方交錯,然后我們再分開再交錯。
但我一直覺得太過獨立的兩個人其實一旦交錯了以后,很可能方向不一致是分道揚鑣的。而在我看來,好的愛情像麻花,我們各自是獨立的,但是我一直是螺旋地上升走的。所以我在愛情課里提出來你怎么談一個“每天談30分鐘的愛情”,也就是說每天花30分鐘建立“我們”的概念。

另外我自己本人有個非常偏激的觀點,不一定正確。我是特別反對夫妻分床睡的。當然夫妻分床睡會有各種的理由,比如說對方睡眠不好啊,或者我的睡眠習慣不好等等。但實際上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夫妻睡在一張床上,這不僅是性關系本身,而是我們的身體互相連接。這種身體的接觸,是建立“我們”非常重要的概念。
生活中是有很多具體的技巧來告訴我們怎么建立“我們”的概念。如果你在新的愛情腳本里的時候,你強調(diào)獨立,卻忘了“我們”這個鏈接。那你很可能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其實那樣的幸福也是很遠的。
5
在程璐和思文的這個回應離婚的視頻里,思文自己也講到:很多朋友說看了我的上下鋪的段子,覺得很受啟發(fā),跟自己的老公也要當兄弟。我覺得這個事是好的,但是我覺得任何事情它都有一個度。這個度它需要很好的平衡和把握,這是一個不是那么容易的課題吧。
我覺得這一點是特別特別重要的,他們這種反思就告訴我們,每一段感情都是讓我們成長的。我在這里是特別希望,每一個人在尋求自己愛情新腳本的時候,一方面我們在追求獨立。但請不要忘了,其實我們是有意識地在追求獨立的情況下,還得建立“我們”的概念。我們在從舊腳本走向新腳本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個平衡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從來不覺得愛情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愛情是個勇敢者的游戲。恰恰是因為愛情的不容易,所以你要花心思去經(jīng)營。而在經(jīng)營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你獲得的不僅是親密關系本身的幸福,還有你個人的成長。
6
個人成長的完善,是你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又是有能力和別人連接。我們這個社會之所以存在,人跟人之所以形成一個巨大的生產(chǎn)力,并不是因為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是因為我們不僅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還有跟他人連接的能力。當我們這兩者都有的時候,我們個體才能活得幸福,社會才能獲得發(fā)展,
我覺得程璐和思文給了我們非常好的范本,他們的故事也是可以啟發(fā)我們的獨立女性,獨立男性。到底什么樣的關系是我們所想要的?它并不難,只是我們過去沒有樣本,或者不知道路怎么走。
我特別愿意把我們相應的社會學所看到規(guī)律性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你其實有這個意識,你去主動建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一條很快樂的成長的道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