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香港電影又失去旗幟
原創(chuàng) 毒Sir Sir電影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仔,Sir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
而對于港片迷,又是個不太好過的日子。
噩耗突襲——
香港導(dǎo)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8歲。

沒辦法。
那些熟悉的鏡頭、光影與人,不斷從腦袋竄出來。
《天若有情》《新仙鶴神針》《我是誰》《特警新人類》《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寶貝計劃》《掃毒》.......
它們都出自陳木勝之手。
來吧。
一杯酒,一個下午,一篇可能倉促的文字。
讓我們和這位老朋友好好道別。

初入影壇
作為導(dǎo)演,陳木勝幾乎沒有任何天賦。
非科班出身,無家庭背景,入行都是因為別人“撿”來的。
1981年中學(xué)畢業(yè)后,先是到麗的(亞視前身)電視臺打雜,第二年跳槽TVB。
不得不說,陳木勝這次跳槽,是他很幸運的抉擇,因為他遇到了一生的貴人——
杜琪峰。

作為杜琪峰杜助理導(dǎo)演,他經(jīng)歷了《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電視連續(xù)劇。
陳木勝回憶道:“在電視臺我是跟他(杜琪峰)的,所以他對我影響更深。因為他對每一個鏡頭、對每一個演員的要求都很嚴格,所以很直接地影響我很大?!?/p>
當(dāng)了9個月的副導(dǎo)演,學(xué)習(xí)最基本的導(dǎo)演技巧,他的這種用心,都被杜琪峰看在眼里。
有趣的是,杜琪峰在片場出了名愛罵人,連汪明荃、劉德華他都敢罵,但偏偏從來沒罵過陳木勝。
杜琪峰培養(yǎng)過不少電影人才,游達志、游乃海、鄭保瑞。
如果讓他只選一個最愛,Sir猜一定是陳木勝。
他不止教陳木勝導(dǎo)戲,還給了他做導(dǎo)演的機會,比如引見他給黃百鳴和梁普智,分別給他們執(zhí)導(dǎo)了《呷醋大丈夫》和《殺之戀》。
這些都只是練手,最最最重要的是,讓他執(zhí)導(dǎo)了1990年的《天若有情》。

這么重要的任務(wù)憑什么給陳木勝這個新人?
按陳木勝的說法,當(dāng)初他帶杜去西貢采風(fēng),非常懂摩托車的他,給對方說了很多他當(dāng)年飆車的經(jīng)驗。
說著說著,竟然還把杜琪峰折服了,于是讓他試一試導(dǎo)演這部戲。
沒人想到,這個富家女愛上古惑仔的電影一出,能有如此大影響,直接讓吳孟達獲得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吳倩蓮得到最佳新人提名,更令劉德華有了別“華Dee”這個別號(劉德華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那份義無反顧與世界為敵的癡情,那個不可一世的壞男子,那個單純動人的女子,還有那輛如同白馬般在馬路上飛馳的摩托。
這一切都是《天若有情》給觀眾最動人的畫面。

摩托車,汽車,他總是喜歡在電影加段飆車戲。(最極致的當(dāng)然就是《保持通話》,古天樂從頭飆車和撞車到尾)。
《天若有情》的成功,讓陳木勝在香港影壇走紅,讓他認識了另一位貴人——
徐克。

“杜琪峰給予了我第一次當(dāng)導(dǎo)演的機會。
徐克好像一個老師,每一次跟他見面,他都會不停地把他對電影里面的感覺,對電影的知識傳給我,毫無保留。我跟徐克交談就是吸收他的電影世界,每次見他就像是學(xué)生跟老師見面一樣?!?/p>
他們兩人曾合作過1993年的武俠片《新仙鶴神針》。

這部電影是徐克在《新龍門客?!泛髮懗鰜淼膭”?,當(dāng)年很多人以為,這會是另一部徐克打造的《新龍門客?!?。
誰知道,完全跑偏了。
一部cult到極致的反類型武俠片。
里面那些借故諷今的對白,還有非常污的臺詞,都非常之徐克。
你在我體內(nèi)留下的東西
我會用內(nèi)力逼出來
我們不會有小孩的

他真正確立自己的風(fēng)格,要到1996年《沖鋒隊怒火街頭》。
02
風(fēng)格成型

Sir心中陳木勝最好的電影。
也是陳木勝風(fēng)格成型的作品。
警匪題材。
主演:劉青云、陳小春、吳鎮(zhèn)宇、黃秋生。
客串:黃子華。

節(jié)奏感十足的配樂,快刀斬亂麻的槍戰(zhàn),流暢自然的鏡頭組接,紅紅火火的爆破場面.......


《沖鋒隊怒火街頭》之后,嘉禾的老板何冠昌先生對他說,“你先不要選擇其他的方向吧,你就拍時裝動作片,我覺得你在這個方向面發(fā)展會更好?!?/p>
也從這部電影開始,陳木勝成為了香港動作片的專業(yè)戶,同時成為了華語電影界的“爆炸狂人”,香港的邁克爾·貝。
夸張了?
給你看下——
《我是誰》。



有陳木勝的電影,基本少不了炸藥。
很多人會批評他的電影熱衷于制造奇觀,為炸而炸,刻意制造血腥暴力。
但他本人不同意這種講法,首先他影片中的爆炸場面,大多數(shù)都是用遠景或全景拍攝,而不會給你來個大特寫,讓觀眾反胃。
而且,每一場爆炸戲,他都做了大量準備工夫,為的是力求真實,爆炸一定要夠逼真。
拍《男兒本色》。
他堅持要在香港商業(yè)中心地帶的中環(huán)實地拍攝各種大型爆破鏡頭。
這就必須跟政府多個部門交涉。
程序很麻煩,但是為了真實,他堅持。
最終,他獲得了香港開埠以來破天荒的拍攝許可證,封鎖了中環(huán)的三條主要道路拍攝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爆炸場面。

無疑,陳木勝的電影是為電影院而拍的。
除了爆炸場面,動作戲同樣是陳木勝的風(fēng)格必備。
爆炸、槍戰(zhàn)這些好萊塢都有,但是功夫動作,就只有香港有。
陳木勝一直認為,只有實打?qū)嵉慕聿珦?,才最能代表香港動作片?/p>
要求拳拳到肉,可不是每一個演員能滿足他的要求。
成龍當(dāng)然是其中一位,從《我是誰》,到《新警察故事》,然后到《寶貝計劃》,最后到《新少林寺》。

真正是由陳木勝調(diào)教出來的動作演員,謝霆鋒。
當(dāng)年的香港電影依然奉承那個定律:男星怎能不會打。
兩人第一次合作是在《特警新人類》。

有兩個跳傘場面,一個從飛機跳下,另一個則從大廈跳下。
這是因為在香港回歸之前,陳木勝曾經(jīng)親見前駐港英軍每逢周六、日的跳傘訓(xùn)練,覺得很有趣。
回歸后,新機場的興建,他再也看不到訓(xùn)練,悵然若失。
于是,拍片時,他拉著劇組去美國拍飛機跳傘這一場戲,“大廈跳”選在新加坡。

《新警察故事》,陳木勝讓謝霆鋒真正豁出去。
在香港會展中心天臺的那場戲,為了效果逼真,霆鋒堅持親自上陣,在一場懸空掛吊在會展外墻的戲份中,他被繩索勒至窒息休克。

片中一場追捕疑犯的動作戲中,謝霆鋒不用替身,凌空被大巴抄起,單是這場戲就拍了六七次,令他左邊面、肩頭及手臂瘀血一大片。
稍微休整一下,又再連環(huán)跳過兩架私家車頂。


如果要問陳木勝對香港動作片的貢獻,其中一樣就是給香港武打明星提供了一張新面孔。
杜琪峰和徐克培養(yǎng)了陳木勝。
如今他培養(yǎng)了謝霆鋒。
03
成為自己
如果杜琪峰和徐克給了陳木勝做導(dǎo)演的機會。
那吳宇森則是給了他風(fēng)格上的啟蒙。
陳木勝心中的吳宇森:“用動作來表達浪漫情懷,他是最厲害的。怎么可以在一個那么火爆的場面中加一些浪漫的情懷,那個就是他的性格、他的風(fēng)格,一出來大家就非常喜歡?!?/p>
近幾年,他最有名的《掃毒》正是一部對吳宇森致敬的電影。

《掃毒》三人組, 如同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街頭》一樣,都是關(guān)于三兄弟之間的恩怨情仇。
阿偉(張家輝 飾)就如同《英雄本色》里的阿杰(張國榮 飾),同樣都是偶像幻滅,同樣都是手足情深。
《掃毒》的兄弟情,有那么點煽情,有那么點中二。
但好在,被一個人撐起來了。
張家輝。
《掃毒》前一個半小時,張家輝戲份很少,甚至有點唯唯諾諾,再看下去才發(fā)現(xiàn),后段都是他的舞臺。
“死而復(fù)生”的他,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聽話的小跟班。
西裝革履,留上胡須,滄桑地笑,說話不緊不慢。

怎么看出來?
看他不經(jīng)意間泄露的真情實意。
比方說無端端溢出來一滴眼淚。
比方說沉不住氣,轉(zhuǎn)頭威嚇……結(jié)果變成了吼叫。

而令他蛻變的,正是被出賣。
《掃毒》也好,《英雄本色》《喋血街頭》也好,內(nèi)核都是三個男人“誓要去,入刀山”的兄弟情義。
情比金堅,這個價值觀對于香港電影來說,是一個樸素的傳統(tǒng)。
陳木勝從前輩杜琪峰、徐克和吳宇森手中接過了這個主題。
但即便如此,陳木勝也沒有決定要成為吳宇森、杜琪峰或者徐克中的任何一個。
陳木勝說:“他們的風(fēng)格都很強,但他們對我最大的影響,就當(dāng)導(dǎo)演一定要有自己的風(fēng)格。我不會成為吳宇森,不會成為杜琪峰,我是陳木勝?!?/p>
成為自己,是陳木勝最大的愿望。
他不需要像杜琪峰那樣冷煉,也不需要徐克那樣奇詭,同時不需要像吳宇森那樣豪邁。
陳木勝自己的風(fēng)格是什么?
《怒火街頭》中,他展現(xiàn)過充滿火氣的直接干練,卻曇花一現(xiàn)。
Sir傾向于,他依然在摸索。
的確。
回看陳木勝的履歷,他從未站上過頂尖。
票房,他不是最多;口碑,他不是最響;名氣,他絕算不上大……甚至從未摘下過一座金像獎。
如果問香港電影圈,所有人都不會小看陳木勝。
陳木勝有個稱號:“最讓人放心的導(dǎo)演”。
什么意思?
投資人把一個項目交給他,最后他交出來的東西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陳木勝身上最珍貴的。
也是以杜琪峰、徐克、吳宇森為代表的整個香港電影行業(yè)傳承于他的精神:
務(wù)實。
香港電影從來站在草根一邊。
盡管它孕育過無數(shù)才華橫溢的導(dǎo)演、演員,但它從不以此為傲。
現(xiàn)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能出名,能稱“大師”。
所以它留給后輩的,永遠是最簡單的——
做好自己的事,再談其他。
陳木勝是最身體力行的一個。
他導(dǎo)演的近作《怒火·重案》,去年年底才殺青,哪怕拍攝期間身體已經(jīng)不適,但他依然堅持前期的拍攝工作。
本來有望今年上映,但因為疫情,上映時間一拖再拖。
沒人想到,這會是陳木勝的遺作。

馮德倫第一時間發(fā)文懷念:“聽到導(dǎo)演陳木勝去世的消息很震驚。他是香港電影一股很強的力量,他也是那么的善良、正直,一個真正的紳士。我們會想念你的,請安息?!?/p>
“香港電影一股很強的力量”,這話非常貼切。
“強”不在一時。
在于不息。
我們送走陳木勝。
原標題:《香港電影又失去旗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