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聯(lián)盟號飛船3小時抵達國際空間站,比莫斯科飛布魯塞爾還快

“聯(lián)盟MS-17”號飛船距離空間站Rassvet模塊對接口只有幾米遠
俄羅斯“聯(lián)盟MS-17”號載人飛船創(chuàng)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記錄,升空3小時3分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比莫斯科飛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還快。
莫斯科時間10月14日8時45分,俄羅斯“聯(lián)盟-2.1a”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推送“聯(lián)盟MS-17”號載人飛船,將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雷日科夫(Sergey Ryzhikov)、謝爾蓋?庫季-斯韋爾奇科夫(Sergey Kud-Sverchkov)和NASA宇航員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送往國際空間站。

NASA宇航員Kate Rubins、俄羅斯宇航員Sergey Ryzhikov和Sergey Kud-Sverchkov在“聯(lián)盟MS-17”號飛船前(依次從左往右)
當天11時48分,“聯(lián)盟MS-17”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這是“聯(lián)盟”號載人飛船首次采用超快飛行模式,“聯(lián)盟MS-17”號飛船僅繞地飛行兩圈,飛行時間只有短到創(chuàng)紀錄的3小時3分,而非此前6小時或2天的飛行。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報道,通常來講,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宇宙飛船需要繞地34圈、飛行2天。還有一種方案是繞地4圈,飛行時間在6個小時左右。
自2013年起,“聯(lián)盟”號飛船搭載考察組成員以快速6小時模式飛往國際空間站,不再耗時2天。此前最快紀錄屬于“聯(lián)盟MS-06”號飛船,其于2017年9月運送考察組成員赴國際空間站,耗時5小時38分。
而此次3小時超快模式已經(jīng)在貨運飛船上經(jīng)過多次試驗。2018年至2020年,五艘“進步”號貨運飛船成功進行了3小時超快飛行模式測試。
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此前表示,以超快模式出發(fā),宇航員們飛往國際空間站將“比從莫斯科飛往布魯塞爾還要快”。雷日科夫也在10月13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從地球飛往國際空間站將比他們從莫斯科到拜科努爾更快。
飛船對接后,從今年4月就值守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宇航員阿納托利·伊萬尼辛(Anatoli Ivanishin)、伊萬·瓦格納(Ivan Vagner)和NASA宇航員克里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迎接3位同行的到來。
6人共度7天后,伊萬尼辛、瓦格納和卡西迪將搭乘“聯(lián)盟MS-16”號飛船返回地球。而雷日科夫、庫季-斯韋爾奇科夫和魯賓斯會在空間站上待6個月,在生物學、生物技術(shù)、物理和地球科學等學科領(lǐng)域開展數(shù)百項科學實驗和技術(shù)演示。
如果計劃不變,最早于11月初至11月中旬,空間站上的三位宇航員又將迎來新一批同行。屆時SpaceX將用獵鷹9號火箭發(fā)射載人龍飛船,把NASA宇航員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nóng)·沃克(Shannon Walker)及日本宇航員Soichi Noguchi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送上國際空間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