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古人如何解決后“股”之憂?

2020-11-04 0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chuàng) 小葉 返樸

古今中外,出恭方便,木棍陶片,各顯神通。

撰文 | 小葉

2020年春,當新冠疫情在歐美開始暴發(fā)之時,一種常見的生活日用品意外成了居民們拼命搶購的緊俏商品——衛(wèi)生紙。人們?yōu)槭裁匆獡屝l(wèi)生紙,一度有很多種說法,無論是恐慌效應(yīng)還是從眾心理,都不能忽略衛(wèi)生紙的重要意義,解決我們的后“股”之憂。

其實,如今大家日常使用的衛(wèi)生紙誕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之后才普及全球。而現(xiàn)代廁紙發(fā)明之前,世界人民是怎么解決清潔問題的呢?考古學家挖出了不少有意思的寶貝,給我們想象古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些許思路。

東方世界的“廁籌”

來源:CC0 Public

廁籌,又稱廁簡,看名稱和竹子相關(guān),很文雅。而民間的叫法則更形象:干屎橛或者攪屎棍。古代的廁籌由木片或者竹片削制而成,長約10到20厘米,一兩個指頭寬,打磨光滑。而且使用完后,會用清水洗干凈,放著下次繼續(xù)用。有據(jù)可考的“廁籌”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漢朝,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考古隊在敦煌馬圈灣漢代軍事遺址的廁坑中就發(fā)現(xiàn)了混有人糞便的廢棄簡牘,因此推測這些東西是便后用來擦屁股的[1]。之后,考古學家還在芒碭山漢墓的廁所邊上發(fā)現(xiàn)過廁籌。2016年,發(fā)表在《考古科學雜志:報告》上的論文也表示,在敦煌市西北部一處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大型驛站懸泉置遺址發(fā)現(xiàn)了用碎布包裹的廁籌,上面留有人類腸道寄生蟲的卵[2]。

中國使用廁籌的書面證據(jù)出自三國時代,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記載,從三國時代至唐在上流社會中廁籌的使用日益廣泛。

雖然西漢時期已經(jīng)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并且經(jīng)過東漢蔡倫的改良,成為替代竹簡的書寫工具。不過紙張極其珍貴,自然不可能用來拭穢的。一直到了幾百年后的元朝,才出現(xiàn)了用粗紙擦屁股的史料記載。明朝宋濂編寫的《元史·列傳第三后妃二》中就提到:“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侍昭睿順圣皇后,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令柔軟以進?!盵3]至于用草紙清潔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已經(jīng)是明清時候的事情了。不過這仍然與普通百姓無緣,主要是富貴人家和皇室的習慣,例如,明代皇宮中就有“掌造粗細草紙”的寶鈔司。而廁籌也并未退出歷史舞臺,甚至到上世紀還有使用。

此外,中國古人也把用廁籌清潔的好習慣傳給了友鄰日本。日本考古學家在日本多處古老廁坑遺址中發(fā)現(xiàn)過木制廁籌,時間最早可追溯回公元7世紀。除了廁籌之外,公元8世紀的日本人還會用到一種名為chuugi的木棍,這種工具不僅僅是擦一下屁股就了事了,它還可從內(nèi)到外清理菊花,是真的會捅進去的那種工具。

日本12世紀《餓鬼草紙》描述吃人排泄物的鬼,圖中中間小孩手里拿著廁籌丨來源:wiki

西方世界的“各種工具”

歐洲人民對于上完廁所擦屁股這件事情也非常講究。從古希臘時代開始,他們就發(fā)揮各種想象力,研制出了各種有趣的工具。

從公元前332年到公元642年,古羅馬人用一種名為tersorium的工具來擦屁股。Tersorium是拉丁語動詞tergere的名詞衍生詞,而這個動詞的意思是“擦拭、擦干凈”。

如下圖所示,這種tersorium在一根長約10厘米左右的木棍一頭包上海綿。因為羅馬靠海,借助地利,巧妙地用上了吸水后變?nèi)彳浀暮>d,可見古羅馬人在讓自己身體舒服這方面很懂行。不過,古羅馬的tersorium是放在廁所的公共財產(chǎn)。人們擦完屁股后,會將這玩意兒浸入鹽水或者醋水中進行清洗,或者插進廁所下方流動的水中清洗一下。不過,也有學者質(zhì)疑,比如賓夕法尼亞大學賓州博物館的博士后Jennifer Bates就曾發(fā)問:“tersorium到底是用來擦屁股的呢?還是用來清洗廁所的?”[4]

來源:D. HERDEMERTEN, WIKIMEDIA COMMONS

雖然對于tersorium的用途考古學家們?nèi)杂袪幾h,但他們發(fā)現(xiàn)的另一種工具倒是證據(jù)充足,古希臘人使用一種稱之為“pessoi(就是鵝卵石的意思)”的橢圓或者圓形陶片。這是??脊艑W家們已經(jīng)在地中海世界各處的古希臘羅馬廁所遺址中發(fā)現(xiàn)不少pessoi,上面粘有人類糞便的痕跡。

在雅典城邦遺址發(fā)現(xiàn)的pessoi直徑從3厘米到10.5厘米不等,厚度在0.6厘米和2.2厘米之間,這些“鵝卵石”取材自破舊的陶罐,都經(jīng)過重新切割,打磨掉棱角,變得圓滑一些,很顯然是為了盡量降低對肛門的傷害。而且制作pessoi的材料隨處可見,便于采集和運輸,是人們便后清潔的搶手工具。古希臘人還在酒杯上畫了一個正在用pessoi擦屁股的男人像。

可追溯回公元2世紀的廁所中發(fā)現(xiàn)的兩片pessoi丨來源:Charlier Philippe, Brun Luc, Prêtre Clarisse, Huynh-Charlier Isabelle. Toilet hygiene in the classical era BMJ 2012; 345 :e8287
正準備用pessoi擦屁股的希臘人人畫像丨來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65214

除了tersorium和pessoi之外,考古學家還發(fā)現(xiàn)了第三種工具ostraca,這種一般都是碎陶片。一些學者認為,之所以名為ostraca,是源自古希臘的陶片放逐法(ostracism)。這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項政治制度,雅典人民在公民大會上用碎陶片作為選票,刻上他認為要流放的人的名字,投入投票箱中,最終得票數(shù)量最多人即遭到流放之刑,其中最出名的要屬蘇格拉底。而古希臘人不僅用ostraca投票,還用它來擦屁股,陶片上會刻上自己討厭的人或敵人的姓名,帶有一定侮辱性質(zhì)。但從衛(wèi)生的角度,這種粗糙的陶片材料對于人類皮膚并不友好,用久了很容易導致皮膚發(fā)炎甚至痔瘡。

來自公元前5世紀雅典城邦的ostraca丨來源:www.livescience.com

除了考古發(fā)現(xiàn),文藝學創(chuàng)作中記錄了不少古代歐洲人擦屁股的工具。比如在中世紀,人們會用苔蘚、莎草、干草、稻草以及毯子的碎布來擦屁股。據(jù)說,維京人在陸地上方便后會用羊毛,在海上航行時則會用帆布或者浸水的繩索,不過之后找到了更絲滑的海鮮來替代粗糙的繩子。

有趣的是,西方世界第一次提及廁紙,是在16世紀法國小說家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的《巨人傳》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說,廁紙根本沒用,用小鵝絨毛豐滿的脖子才是最佳選擇,“不過拿它的時候,須要把它的頭彎在兩條腿當中。我以名譽擔保,你完全可以相信。肛門會感受到一種非凡的快感,既有絨毛的柔軟,又有小鵝身上的溫暖,熱氣可以直入大腸和小腸,上貫心臟和大腦。”雖然拉伯雷的話頗有諷刺意味,但也許實際體驗不會差,Morrison也贊同:“因為羽毛和任何有機物一樣好用。”[5]

在大部人眼中,古人這些奇奇怪怪的便后清潔工具不免有些重口味。不過在人類學家Bates看來,“古人非常普遍的如廁習慣給我們提供了重要信息,幫助我們了解自身的歷史,我們是誰,理清發(fā)展脈絡(luò),也許還能幫助預測人類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碑吘?,如今柔軟舒適的廁紙相對于幾千年前的竹片石頭,已經(jīng)解決了人類一大“后股之憂”。

參考資料

[1] 王志軒.廁籌雜考[J].華夏考古,2010(01):133-135+152.

[2] Yeh H Y, Mao R, Wang H, et al. Early evidence for travel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along the Silk Road: Intestinal parasites from 2000 year-old personal hygiene sticks in a latrine at Xuanquanzhi Relay St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16, 9: 758-764.

[3]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116.htm

[4]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2020/03/what-people-do-before-toilet-paper/#close

[5] https://www.livescience.com/toilet-paper-history.html

[6] https://www.bmj.com/content/345/bmj.e8287.long

[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65214

版權(quán)說明: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gòu)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和摘編。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nèi)聯(lián)系后臺。

原標題:《古人如何解決后“股”之憂?》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