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就這樣,紫菜悄悄地被開除出了植物界

2020-11-13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chuàng) 沙漠豪豬 物種日歷

海苔和紫菜都是我們熟悉的食物,看著也差不多,那么它倆到底是什么關系呢?簡單地說,如果是在日本,那海苔的定義包括了紫菜,因為日本人所說的海苔,除了紫菜外,還包括了滸苔、石莼、日本溪菜等綠藻,甚至還有一些是淡水產(chǎn)的藍細菌。
曬干的“海苔”。圖片:Alice Wiegand / wikimedia

而在咱們中國,那就不一樣了,超市里賣的那些即食海苔,原材料大多是條斑紫菜,它只是眾多紫菜中的一種,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中國,紫菜的定義應該包括海苔。

說起紫菜,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圖片:Pixabay
就這樣被開除出了植物界

紫菜是一類紅藻,在舊的分類體系中,所有的藻類都被認為是植物,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是錯誤的。過去所謂的“藻類植物”中,實際上是把許多親緣關系并不接近的類群硬拉到一起的,其中的大部分,如褐藻、甲藻、藍細菌等都不是植物。

海帶(Saccharina japonica)屬于褐藻。圖片:freddy an / wikimedia
發(fā)菜(Nostoc flagelliforme)其實是念珠藻科的一種藍細菌,圖為顯微鏡下的發(fā)菜。圖片:Polyhedron / wikimedia

不過說到紫菜所屬的紅藻,就有點復雜了,它并不是真正的綠色植物,但又和綠色植物關系很近,都位于原始色素體生物這個演化支上,所以姑且可以算是廣義的植物吧。

同屬于紅藻的江蘺(Gracilaria sp.)。圖片:Emoody26 / wikimedia
甚至有紅色的紫菜。圖片:Josuevg / wikimedia

全世界有一百多種紫菜,我國沿海也有二十來種,其中人工養(yǎng)殖規(guī)模最大的,就是條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和壇紫菜(P. haitanensis),它倆的勢力范圍以長江口為界,北邊的江蘇、山東、遼寧主要產(chǎn)條斑紫菜,南邊的浙江、福建多為壇紫菜,著名的“頭水紫菜”并不是單獨一種,而是每年養(yǎng)殖后第一次采收的壇紫菜,和后邊的“二水”“三水”比起來,品質(zhì)更好。

漁民在采割頭水紫菜。圖片:潘蘭齊 / 圖蟲創(chuàng)意
無法區(qū)分的兩種紫菜

那么,這兩種紫菜要怎么區(qū)分呢?答案是很難區(qū)分,因為它倆的區(qū)別,都不是憑肉眼就能輕易看出來的。

條斑紫菜。圖片:Anonymous Powered / wikimedia

首先是歷史不一樣,壇紫菜是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殖品種,而條斑紫菜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日本引進的,可是這也不能用來鑒別啊。其次,如果放任這兩種紫菜在大海里長成完全體,那它們的外形會不一樣,壇紫菜比較細長,顏色更綠,而條斑紫菜多為卵形,顏色更偏紫紅,但我們買到的紫菜,都被摞一塊曬得黑不溜秋,吃時候還給掰碎了,也不知道本來的形狀和顏色。

條斑紫菜。圖片:Koji Mikami /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stress response, life cycle and morphogenesis in red seaweeds(2020)
壇紫菜。圖片:Yuan Zhang / PLOS ONE(2013)

還有第三點更沒戲了,條斑紫菜的藻體全是單層細胞,而壇紫菜多為雙層細胞,這種程度的微觀區(qū)別,沒有顯微鏡是看不出來的。

長這樣的一般就是壇紫菜。圖片:koosen / Adobe Stock / 圖蟲創(chuàng)意

反正要我說呢,紫菜這樣的食材,我們在餐桌上也就沒有必要細細區(qū)分了,品嘗滋味就好,紫菜的鮮味主要來源于氨基酸鹽,而那種“海味”,也就是日本人叫磯味(礁石味)的那種氣味,則是來源于蘑菇醇等多種風味物質(zhì)。

蘑菇醇,也叫1-辛烯-3-醇,是紫菜“海味”的重要來源之一。圖片:Jü / wikimedia
會吃,但一直不會養(yǎng)

我國食用紫菜的歷史很早,早在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吳)郡海邊諸山,悉生紫菜”,當然了,這句里說的“山”,指的應該是海中巖礁,不能是真的山。

紫菜屬通常長在海邊礁石上,圖為Porphyra umbilicalis和Porphyra purpurea。圖片:Gabriele Kothe-Heinrich / wikimedia

其實在更早的西晉時期,左思在導致了“洛陽紙貴”的《三都賦》中,也寫到了東吳的物產(chǎn)有“江蘺之屬,海苔之類。綸組紫絳,食葛香茅?!碧迫俗⑨屵@里的“紫”就是“紫菜也,生海水中……臨海常獻之”,這個注釋的靠譜程度還有待考證,不過能夠說明,至少在唐代時候人們對紫菜就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

紫菜養(yǎng)殖。圖片:覺是999 / 圖蟲創(chuàng)意

我國食用紫菜的歷史雖然早,但是人工養(yǎng)殖的歷史卻很晚,是二十世紀中后期才開始的。鄰國日本比咱們早,但也沒早太多,他們從一千多年前就開始吃紫菜,但是1570年才開始養(yǎng)殖。不就是一種海藻嗎?為什么還能這么難養(yǎng)呢?因為長久以來,人們根本就不知道紫菜這一輩子是怎么過的。

日本的海苔養(yǎng)殖場。圖片:Asturio Cantabrio / wikimedia

我國的古人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紫菜這東西,都是秋冬季節(jié)出現(xiàn)在海邊巖礁上,來年春天結束時候就不見了,不知道跑到哪過暑假去了。

復雜的生活史

十九世紀時,很多人都發(fā)現(xiàn)紫菜能產(chǎn)生出一種名為果孢子的生殖細胞,1949年,德魯(Drew)又證明了果孢子可以發(fā)育成絲狀體,而且這個絲狀體和1892年命名的一種名為殼斑藻的海藻就是一碼事,但是絲狀體和葉狀的成熟紫菜是什么關系,那就不清楚了。

幾年之后,我國學者曾呈奎和張德瑞才揭開了紫菜生活史的謎底,只不過這二位研究的對象是甘紫菜(P. tenera),而不是條斑紫菜或壇紫菜,不過沒關系,都差不多。

條斑紫菜(A)和壇紫菜(B)的生活史。圖片:fao.org

要完全說清楚紫菜的生活史,那篇幅可就長了,因為會涉及到生物學上的一個概念,叫做世代交替。如果我們忽略掉細胞核相的變化,那么紫菜的一輩子是這樣過的。

紫菜那寬大輕薄的可食用部分,叫做葉狀體,葉狀體產(chǎn)生的雌雄生殖細胞相互結合后,就會形成果孢子。前邊也提到了,果孢子能發(fā)育成絲狀體,不過它的發(fā)育場所有點特殊,要鉆到貝類、藤壺、管蟲等動物的石灰質(zhì)殼壁之中,長有絲狀體的貝殼上,會出現(xiàn)紅色的絲狀紋路或者斑點,所以最初才被誤定為殼斑藻。

條斑紫菜的完整生活史。圖片:Megumu Takahashi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7)

剛才說的這個過程,持續(xù)時間是從冬到春,到了夏天,紫菜的葉狀體把生殖細胞都釋放完了,就逐漸解體,而貝殼中的絲狀體會釋放出殼孢子,殼孢子附著在巖礁上發(fā)育成小紫菜。小紫菜要想長成大到足以上餐桌的葉狀體,需要比較低的海水溫度,所以紫菜要到秋天才能開始采收。

養(yǎng)紫菜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圖片:HailongWu / Aquatic Botany(2017)

最后,我再來回答很多人都想問的一個問題,湯里的紫菜為什么一點都不紫,而是深綠色或者黑褐色的呢?這是因為,紫菜的紫色來源于藻紅素,藻紅素在曬干加工過程中容易流失,所以成品紫菜就只剩下了葉綠素的綠色,如果儲存過久或是長期加熱,葉綠素也分解了,那紫菜就會變成黑褐色了。

紫菜還活著的時候,的確是紫的。圖片:鈴木 雅大 / tonysharks

原標題:《就這樣,紫菜悄悄地被開除出了植物界》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